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台湾塑化剂危机成全岛灾难 四大原因致监管失效

2011年06月07日 08:4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塑化剂危机成全岛灾难四大原因致监管失效
    5月31日,菲律宾马尼拉,环保组织成员举起标语,抗议进口台湾含塑化剂 饮料
5月31日,台中,受到塑化剂DEHP风暴影响,现打果汁摊位前挤满排队人潮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闽南话讲,“第一当医生,第二去卖冰,红利赚不清。”在台湾民众心目中,这两种职业是最赚钱的。现在,恐怕没有人再想卖冰了。这起台湾地区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 事件,已发展成为“全岛灾难”。

  直击台湾塑化剂危机

  “很多店铺都关了门,超市里的饮料也下架了很多,现在大家都喝白开水、矿泉水。”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徐心怡 说。

  夏日的台湾格外闷热,本应该进入销售旺季的冰品和饮料却因为塑化剂危机而遭受全民抵制。

  半个月前,台北著名的士林夜市还熙熙攘攘,人流如织。这里聚集了数千种台湾小吃,最受欢迎的是消暑解渴的冰品和饮料。“如今士林夜市的人流量少了一半以上,谁还敢吃冰品和饮料啊!都有毒,卖的人都没了。”徐心怡说。

  “大家都认为,一向以制度健全为傲的台湾出现了‘松动的螺丝’。”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终身特聘教授孙璐西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这打破了台湾长久以来的优越感,我们的制度、信誉和安全都备受考验。”

  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一切起于偶然,又是必然。”孙璐西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事情的起因缘于一次偶然的检测,但后期的追查发现,“这是个大范围的、长久存在的问题。”

  今年4月,台湾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一位检验员发现一款“净元益生菌”的检测色谱中出现了异样波纹。“但由于这些波纹不在食品检验表目录中,因此一般的检验员不会注意,超标了也不知道是何种物质。”正在调研此事的孙璐西告诉记者。

  “而这位非常尽责的检验员通过反复实验和比对明确了超标物质的身份——塑化剂。”孙璐西介绍说,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散布更均匀,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 及玩具的原料。“居然在食品中发现有毒化工原料,着实让人吃惊!”

  随后,经台湾卫生部门调查发现,塑化剂是被添加在起云剂 中的。“合法、限量 的起云剂对人体是安全的,是经台湾‘卫生署’批准通过的一种乳化剂,主要用来防止运动饮料或食品沉淀,增加口感。”孙璐西说,“台湾产起云剂的主要成分应为棕榈油和软化剂,可是,不法商贩为节约成本,用塑化剂替代了棕榈油。”

  经台湾卫生部门追查发现,“含毒”起云剂居然来自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货商——昱伸 香料有限公司(下称“昱伸香料”),它是台湾177家企业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商。

  至此,此事才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自5月25日起,台湾各部门和媒体都开始大范围追查相关的食品和企业。

  与此同时,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副教授黄港住通过媒体表示,早在5年前,他所负责的研究小组就做了“白老鼠 实验”,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这反映出‘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黄港住说,“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大。”

  这一言论甫经公布,就引起了台湾民众的恐慌。“有人恍然大悟,难怪台湾生育率已降为全球最低,难道是因为塑化剂吃太多的关系吗?”徐心怡告诉记者,“已经有台湾专业医疗机构公布数据称,这几年台湾妇女罹患乳腺癌的比例增长3倍多,诱因直指塑化剂。类似的消息还有很多,似乎在一夜之间,台湾所有的健康问题都找到了‘元凶’。”

  但孙璐西教授认为,这个恐怖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得到台湾学术界的认可。“我是在媒体上看到这个实验的,实验具体情况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同时,她表示,“塑化剂中的DEHP (邻苯二甲酸酯)成分被台湾‘卫生署’明确归类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比三聚氰胺毒20倍,按照现在检测出的含量,一个人每天喝一杯500毫升掺了DEHP饮料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更令人震惊的是,5月30日,昱伸香料负责人赖俊杰坦承,他在起云剂中添入塑化剂已将近30年,而早期所用的DOP(通用型增塑剂)比DEHP更毒,一直到5年前,才改用DEHP。

  “我们吃了‘塑化剂’30年?”孙璐西一字一顿地说,“这是台湾近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