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经济数据阴晴不定 美复苏尚难拨云见日

2011年07月11日 08:1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入7月以来,频繁出炉的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且多出人意料,不断搅动着金融市场脆弱而敏感的神经。

  1日和5日意外上扬的6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5月耐用品订单刚刚为市场带来一丝惊喜,6日面市且未达预期的6月ISM非制造业PMI就当头泼上了一盆冷水;7月8日,全美6月非农失业率的意外走高,则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不确定心态推升到了极致;加之国会山内围绕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上限的谈判同样悬念丛生,消息面上的阴晴不定,已使得全美经济复苏前路一时难见阳光。

  从目前情况看,高油价和公共债务上限谈判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美国经济、特别是就业市场复苏的冲击已然凸现;而美国经济能否在没有更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扶持下度过复苏期,也将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水落石出。

  数据“打架” 股市淡定

  7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从5月的53.5意外升至55.3,优于经济学家做出的52的预期。随后在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上升0.8%。

  上述两项数据的上涨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有扩张的趋势;表明在受到了日本3月强震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拖累之后,美国的制造业活动正在逐步实现正常化。其中,美国PMI制造业指数在全球制造业集体放缓的背景下“一枝独秀”尤其令市场欣喜:当日,道琼斯指数大涨百余点并站稳了12500点水平线。

  然而,接下来6日与市场见面的6月ISM非制造业PMI指数却令人大跌眼镜,53.3的数值与预期的54.0之间落差明显。此时仍沉浸在制造业强劲复苏喜悦中的市场犹豫心态显现,当日涨幅较1日大幅收窄。

  由制造业利好消息支撑的有限涨幅持续了几个交易日后,终于在上周五遭遇沉重打击。当日,美国劳工部宣布,6月全美非农就业岗位仅增加1.8万,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增幅且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万的增长规模;同时,6月全美失业率升至9.2%,为去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在此利空拖累下,纽约股市8日全线走低,道指跌0.49%,纳指跌0.45%,标普500指数跌0.70%。

  就业市场难改观

  美国媒体指出,相比一贯作为经济复苏引领力量的制造业领域,非制造业领域的复苏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6月非制造业PMI的低迷程度尽管超出预期,但其增长放缓的趋势已为市场洞悉。而就目前的美国经济复苏进程而言,就业市场的改善正变得愈发重要,却也愈发困难,特别是在高油价和美国公共债务前景不甚明朗的背景下。

  为尽快化解债限谈判僵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判中抛出了更大的赌注,全力推动两党议员达成一项包括节省4万亿美元的预算在内的协议;而在9日的每周电视广播[53.30 1.14%]讲话中,奥巴马又在表扬两党谈判“富有建设性”的同时,再次警示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重要性,“美利坚合众国作为债务国的信用不能受到损害”。

  与此同时,高油价所导致的就业市场疲软也十分明显。原本在今年2月向下跌破9%水平线的全美月度失业率,在国际油价当月冲上每桶100美元并较长时间居于高位之后,又于4月重返9%。其中原因在于,油价高企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成本,当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企业本身的生产和雇员数量扩大计划都必然受到干扰。

  或再推量化宽松措施

  在公共债务上限谈判方面,尽管绝大多数市场人士仍确定国会将在8月2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完成谈判,但奥巴马却已宣称,“债限问题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招聘”。这其中一方面包含着奥巴马希望将经济领域两大难题“合二为一”的“小聪明”,另一方面也点明了谈判僵局对经济复苏进程的必然拖累。

  更重要的是,即使美国的主权债务信用不会受到损害,但民主党将以多大代价“换取”协议的达成,也对美国经济领域影响巨大。一旦奥巴马政府的支出预算被大幅削减,其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能力也将随之弱化;在美国经济难以独立实现复苏的极端情况下,美联储再度启动广受诟病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有可能成为现实。

  前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大卫·布兰克福勒8日预计,当日出炉的难堪的非农就业报告表明美联储必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时间是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某个时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