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顺丰速运董事长王卫:就怕政策变来变去(2)

2011年07月11日 09:4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98年起顺丰提出差异化经营,这十几年来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比如将承包网点收回直营之后,就遇到很多麻烦。当时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在人事和财务管理上都有很多隐性问题,我们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从2003年顺丰提出全国直营,直到2008年我们才算是初步完成这一目标。

  服务质量提升是周期性很长的过程,有时候要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效果才能显现。所以有了目标之后,坚持也很重要。顺丰这十几年一直坚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现在看来,这条路是选对了。

  “我经营企业的目的可能有点理想化,不完全是为赚钱。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要有一点艺术家气质”

  记者:当民营快递企业都差不多,甚至经营发展还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的时候,是什么让顺丰有动力将服务质量提升作为发展重点的呢?

  王卫:每个人都有自己经营企业的目的,可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个目的还会发生变化。就我个人而言,经营企业的目的可能有点理想化,不完全是为赚钱。顺丰的愿景是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公司。我们不追求行业排名,也不求一定要做到多大,而是希望我们的人和经营行为都能被社会信赖和尊重。

  我觉得企业跟人一样,如果能有一些理想,做事的态度和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就好像为赚钱而画的人,同只求温饱、为追求艺术而画的人相比,他画画的方式和最后出来的作品肯定不一样。有艺术追求,就会有执着,它会推动你不断给自己挑毛病,不断改进。所以我总觉得,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还是要有一点艺术家气质。而营业额可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为了实现被社会信赖和尊重的目标,我们自然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服务质量提升上。但我们也不敢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中国的民营快递毕竟才存在了十几年,获得法律地位还不到四年,和国际成熟企业相比肯定还是不够成熟、不够规范的。特别是现在企业大了,近13万名员工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代表公司形象直接跟外界打交道的,管理压力非常大。但是我们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记者:在普通消费者看来,国际快递大企业的规范性、时效性和安全性明显要高很多,相比较而言,民营快递给人的感觉则是小、乱、不靠谱。也正因为如此,人家的同城快递收费可以是咱们的近十倍,而民营快递企业似乎只能在他们不愿意做的低端市场站住脚。对此您怎么看?

  王卫:正如我刚才所说,中国民营快递获得法律地位还不到四年,可以说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和国际快递大企业相比,我们在资金实力、科技实力、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有不小差距。

  比如,在资金实力上,人家一家企业就有600多架飞机,而我们中国所有快递企业加起来,也只有不到50架飞机;在科技实力方面,顺丰的信息系统在行业内算较好的了,但是也只相当于国际快递大企业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差距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赶上的,国际化水平更是还差得远。而我认为,最大的差距还是战略。国际快递大企业开设某个网络,只要能够支持自身服务质量提升,可以十几二十年不赚钱。这样的气魄和实力,都是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民营快递企业家,总能想出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赚到钱,战术上不输于人。但是,战术上再赢,只要输掉了战略,企业也可能就完蛋了。因此我认为,战略差距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致命差距,我们民营企业有个“短板”,就是坚持性不够,很容易走两步就放弃了。因此我会要求自己特别关注战略和投入这部分,对短时间能够达到什么规模、盈利多少等关注相对少些,对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以及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方面关注多些。当然,现在是战略不能输,战术也不能输,产业发展还很脆弱,企业如履薄冰啊!

  “我相信,只要国家大的政策环境不变,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五年之内一定会有一些亮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