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高铁“趴窝” 乘客有权不宽容

2011年07月14日 09:14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即将进入三伏天之际,开通才十来天的京沪高铁,一再因其“娇气”而使乘客“生气”。7月10日,京沪高铁发往上海方向的G151次列车发生故障,并使19趟下行列车晚点,旅客在闷热断电的车厢内焦灼不安。7月12日,京沪高铁宿州附近又因供电设备故障,再度造成部分列车晚点。7月13日,由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的高铁G114列车在镇江南站附近非正常停靠,一个半小时后换备车前行。

  高铁承载着国人对速度的梦想,京沪高铁更是我国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的诞生也催生出一批“铁丝”(高铁“粉丝”)。但凡事都有两面,高速度、高技术也每每意味着高风险,对高铁的质疑声一直没断过,现在京沪高铁这满脸俊气的“新嫁娘”,几天内就让人见识了她的种种“娇气”,一场雷雨的“天灾”,供电设备的故障,还有列车本身的质量,多方面、高频率的事故,使一些“铁丝”也开始动摇、分化,有些或许都已“锈蚀”了。

  凡事开头难,一个高新技术产品,本应允许其有逐步完善的过程,但高铁不是一般的产品,乘客有权力要求它在安全方面做到一步到位,毕竟谁都不愿做小白鼠。无论是高架桥、隧道、路基等的建造,还是列车本身的制造,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构建,对时速高达300多公里的载客运行而言,再小的失误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京沪高铁的这三次事故都没造成安全方面的问题,但俗话说得好,“好马不在铃铛响”,而在“不停蹄”,心有余悸的乘客有权力不“宽容”,就其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疑问,就自己遭受的损失要求追责、索赔。

  京沪高铁一再“趴窝”,如果真如一些专家所言,是日本、法国等技术比较成熟的国家的高铁也常见的毛病,其实老百姓也应该是能够理解的,但从网上、微博上“井喷”般的质疑声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些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习惯”使然。这种种声音中,有对“被高铁”的怨气,有因“铁老大”一贯傲慢此次又在停车“焖”人后配套服务阙如而生的窝囊气,更主要的,是因整个社会质量监管疏松、安全事故丛生而积聚起来的“意气”。这种“意气”不幸马上在昨天一则“南京高铁南站,出现漏水与地基下沉”的新闻中得到了“呼应”。

  网友们围观高铁南京南站漏水、下沉的图片,其实更是在围观高铁整体的质量问题。要说这是一种“不信任”,那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铁的速度与奶粉的纯度、蘑菇的亮度、钢筋的尺度可说息息相关,当怀疑也已习惯成自然,社会就得深刻反思、努力解决提速背后种种滞后的问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