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高价猪肉”三年两现 跳出“怪圈”缺什么?(3)

2011年07月19日 16: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力促产业升级 打破“肉贵伤民、猪贱伤农”怪圈

  在政府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五条政策措施后,市场立即作出反应。根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最新监测,近日全国生猪收购价得到稳定,并呈微幅下降态势。

  价格调控只能稳定一时,从长远看,如何跳出肉价大起大落的“猪周期”?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认为,面对新一轮肉价波动,舆论应该理性看待,政府应吸取教训,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同时适度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科学调控。

  破解“猪周期”,根子还在促进产业升级。江西省畜牧局局长黄峰岩表示,在扩大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养殖的同时,今后国家应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要扶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用品牌引领畜牧业发展。

  广东东进农牧公司的发展模式引人关注。记者采访发现,这家拥有八千头母猪、年出栏16万头肉猪的公司,去年并未因肉价低迷而减量,反而新增了一条两千头母猪的生产线。其屠宰加工厂厂长郭新海说,我们做的是养殖、屠宰和加工“全产业链”,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猪价低的时候,屠宰加工有利可图,而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就靠养殖赚钱。

  “扶持措施不能只撒胡椒面,那等于奖励分散养殖,不利于市场稳定。”江西省畜牧局信息中心主任钟新福建议,政府今后出台政策,应更多鼓励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养殖。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吴铁雄等专家认为,为治疗“产业软肋”,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应向产业链倾斜,以奖代补,促进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市场供求和价格预期。(记者林艳兴、叶前、张倩、甘泉、刘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