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为三峡库区“输液造血”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2011年07月21日 20:2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峡工程造就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十几年间,近130万三峡儿女告别故土,为实现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对口支援,破解其产业发展难题。

  自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对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个大城市积极响应,鼎力支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源源不断汇聚三峡。

  重庆万州,一座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的城市,由于三峡工程建设而作出巨大牺牲,规划淹没377户工矿企业,其中迁建后仍正常生产的仅占一成。

  大量工矿企业关停并转,新的产业尚未形成,万州真切感到产业薄弱的阵痛。“当时我们都说万州有‘3个6’,6万低保人员、6万下岗人员和6万农村贫困人员。”回忆当年的困境,万州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贺斌不胜感慨。

  2003年,万州设立工业园区。总部在广东惠州的雷士照明公司2006年来到万州,如今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灯具生产基地。

  随着广东雷士、江苏大全、青岛特星等一批对口支援企业的落户,万州在光伏产业、服装加工、机械电子等领域的产业空白实现突破,有效扭转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的产品结构。

  “2010年,全区GDP超过500亿元,其中外来企业的贡献率近70%!可以说,没有对口支援,就没有万州移民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没有万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万州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刘兴祥说。

  在为库区发展“输液”的同时,对口支援省市也在谋划提高库区“造血”能力,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内的三峡移民就业基地就是其中的代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上海市先后投入4000万元资金援建,将其打造成夷陵区设施最完善、设备最齐全、安置移民最多的新型工业园区。

  雅倩日用品、湖北传媒集团等众多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兴业。2010年,园区入住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安置4800人就业。项目全部竣工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00亿元,为移民提供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

  2010年,宜昌市GDP达到1547亿元,是1992年的20倍,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市居湖北省第二位;万州区连续四年经济总量增速在20%以上,基本上每年上一个百亿级台阶;“榨菜之乡”涪陵悄然转身,建成全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基地和长江上游最大的船舶装备制造基地……

  地处库区坝首的湖北省秭归县,近来还出现了一种“二期现象”——落户的对口支援企业纷纷增资扩能、兴建二期项目。帝元罐头追加投资6000万,AB内衣追加投资5000万,木林森电子追加投资5900万……

  “这既是对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肯定,也充分说明,库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逐渐便利的区位条件让企业在库区扎下根,互助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秭归县县长罗联峰说。

  此外,高速公路、铁路、医院、学校、福利院、文化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十多年来,民生基础设施也在库区拔地而起,为移民的后续生活与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2008年,湖北省三峡库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彻底扫除儿童辍学现象;库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93%;公共图书馆藏书44.5万册……沉甸甸的成绩背后,烙下了对口支援不可磨灭的印记。

  同时,对口支援省市、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力图为移民劳动力输出当好“红娘”。据了解,2008年夷陵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超过10万人,打工收入超过7亿元。其中,仅对口支援的上海市就吸纳1万8千名库区劳动力。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聂卫国说,截至2010年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资金总量近900亿元,与同期国家给予三峡移民的投资基本相当,极大地推动了库区移民的顺利搬迁、极大地促进了库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稳定了搬迁移民的生活。

  在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之际,国务院在今年5月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这份纲领性文件将“移民安稳致富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列为三峡后续工作的首要任务。

  (记者林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