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汇丰研究报告称地方债不存在无力偿付风险

2011年08月05日 10:0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汇丰研究报告称地方债不存在无力偿付风险
政府的基础建设让路更好走了
  地方债务多用于基础建设,从而实际上增加了政府的资产额。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针对近期争论得沸沸扬扬的地方债务问题,汇丰昨日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地方债务规模并未失控,但存在流动性问题,需进行债务重组以避免银行的违约风险。报告建议有三种选择可望“拆弹”地方债,其中发行地方债券为最佳选择。

  地方债不存在无力偿付风险

  中国的地方债务究竟有多少?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10.7万亿元,这是国家审计局41300名工作人员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调查了6567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后得到的结果;二是利用不同的统计数据得出的非官方估测为14万亿元。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分析,不论是哪个数字,都是一笔巨大的数额。但如果以占中国GDP的比重来看,就没那么惊人了。首先,即便假定为14万亿人民币,再加上6.8万亿人民币的中央政府公债,政府债务总额为20.8万亿人民币,占2010年GDP的54%左右。这一债务水平虽然不低,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大多数新兴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债仍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公债总额(中央加地方)与政府总收入相比仍然较低,并且财政收入还在强劲增长。中国政府去年总收入高达8.3万亿人民币。20.8万亿人民币的总债务相当于2010年政府总收入的2.5倍,这比美国的近6.5倍要好得多。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全年有望达到10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总债务与收入比可能在年底降到2倍。

  “中国地方债务不存在无力偿付的风险。”汇丰报告认为。与许多其他由于过高的运营支出导致公债不断增加的国家相比,中国地方债务逾70%的收益都用于基础建设的融资以及土地投资,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从而增加了政府的资产额。因此,尽管债务水平较高,但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仍然非常强劲。

  地方债存在流动性问题

  “地方债的最大风险是存在流动性问题。”汇丰报告提出,应重点关注地方债务的期限结构与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不匹配而导致的流动性问题。正是由于逾70%的地方债务都用于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长期基建项目融资,这意味着未来三至五年内,这些项目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付当地贷款。

  屈宏斌表示,逾50%的地方债务将在2013年年底到期,另有17%的债务将于2014年和2015年间到期。尽管地方政府有其他收入来源,但考虑到2013年年底到期的短期债务是地方政府年收入的1.4倍,该债务的偿还仍具挑战性。因此,未来政府需要着手重组地方债务并防止发生对银行的重大违约。

  三招可望“拆弹”地方债

  如何“拆弹”地方债?汇丰提出政府有三种方案来进行债务重组。

  首先是推动发行长期地方债券,即市政债券和贷款互换,以确保地方政府如期偿还银行贷款,这是最为可行的方案。从本质上看,这为地方政府发行新债(长期债券)偿还旧债(短期债券)的展期打开了大门,从而缓解了对银行的违约风险。此举同时为地方政府开辟了融资渠道,以透明和市场化的方式来满足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在未来几十年内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仍然很大,因此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为此类投资进行融资,将对维持中国的长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发行长期地方债券毋须担忧需求问题,中国的储蓄规模足以为发行地方债提供资金,进而深化债券市场和拓宽投资渠道。”屈宏斌认为,根据央行的数据分析,尽管国内金融市场在过去数年内得到长足发展,但其中70%以上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依然为现金和存款。存款的收益率非常低,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仅为0.3%。这意味着对回报率较高的投资工具的需求非常强烈。

  第二种方案是盘活政府资产以偿还贷款。地方债的积累伴随着资产的增加,其中大多为基础设施项目和土地。地方政府仍拥有收费公路、港口、隧道以及2万多家国有企业,其中70%以上都在盈利。地方政府有强大的金融实力来避免偿付能力的风险。出售公有资产可为偿还债务筹集资金。地方政府有必要出售这些资产以实现其由经济主体向公共服务机构的转变,这是未来五年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目标。为此,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将是最佳方案,对地方政府的资产进行证券化是另一个可行方案。

  第三种选择是财政收入分配的重新调整。从中期和长期来看,地方政府需要扩大其收入来源,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或地方政府融资工具,最终措施是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政收入份额,从而使地方政府能够持续为基础建设投资提供资金,更好地履行对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

  (记者 李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