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媒:“中国制造”在美国微不足道

2011年08月12日 15:5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0日文章】题:“中国制造”要取代美国?还早得很(作者汤姆·奥尔利克)

  中国7月份贸易顺差回升到近315亿美元———达到2 0 0 9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可能引发新一轮有关人民币被不公平低估的歇斯底里的抱怨。但在美国政客们就此问题发表高见前,应该考虑一下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新近一份研究报告中的发现。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加林娜·黑尔和研究顾问巴特·霍布金认为,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消费品市场中所占份额远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高。

  他们通过对美国商务部、美国劳工统计局和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美国家庭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中,88.5%来自美国国内。在剩余11.5%的进口部分中,中国制造商品刚刚超过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只占美国总体消费支出的2.7%。

  就连这个数据也夸大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在美国总体消费支出中的实际份额。原因何在?因为几乎所有消费品的制造都涉及很多环节,准确统计不同部分产自何地会进一步降低“中国制造”商品的份额。

  对此,黑尔和霍布金的解释是:显然,如果一双中国制造的运动鞋在美国要卖70美元,这70美元并不都属于中国制造商。事实上,零售价的大部分会用来支付把鞋运输到美国的运费、售出这双鞋的店面的租金、美国零售商股东的分红以及运动鞋的营销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与营销过程有关的美国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薪金、工资和福利。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口商品价格中平均36%付给了美国公司和员工,对于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来说,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黑尔和霍布金写道:“平均来看,在‘中国制造’的商品上每花1美元,就有55美分流向了美国本土服务业。换句话来说,‘中国制造’中的美国部分约占55%。”

  这就让问题更复杂了。在88.5%这一贡献给美国国内制造商品上的消费支出中,也含有“中国制造”的部分。把这块也加上的话,黑尔和霍布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家庭消费中的总体份额仅为1.9%。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的是在美国政治争论中如此可怕的“中国威胁论”言过其实。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许增长迅速,但在总额中仍微不足道。美国员工和企业也从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

  糟糕的是,有人以为人民币升值可以为美国制造商在本土市场上创造更大空间———这一空间已经饱和了———这种希望似乎更不可靠了。如果“中国制造”的进口商品的大部分成本实际上已经贡献给了美国员工和企业,那么人民币升值仅会对美国制造商的竞争力产生有限的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制造”所占份额很小还有一个好处,这意味着中国通胀对推高美国商品价格的影响有限。

  美国可能无法迫使中国重估人民币,但他们至少可以逃脱中国超速增长所带来的通胀恶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