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智慧"宁波:智慧型产业成经济转型升级新载体 (2)

2011年09月01日 15:34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智慧物流”突破

  宁波港北仑港区的四期码头1700米长的码头岸线上,两艘巨型集装箱货轮正泊在岸边。

  港区内,一台台龙门吊不停地升降腾挪,集装箱卡车往返穿梭,一片忙碌。记者身后,是绵延数公里的集装箱堆场,70多台桥吊24小时连续作业装卸着货物。

  “我们公司创造的最高纪录是每个小时127个MOVES,一个MOVES就是一个标准箱装卸的过程,一个小时有127次。”在码头工作的小刘自豪地说,别看这么多集装箱,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总控室都可以一一定位它们。

  一个标箱从卡车上被桥吊的“手臂”抓起来,装卸在船上,一次最多就能抓卸4个标箱,一个小时一个桥吊能抓150个。在桥吊中央部位,有一个理货室,坐在里面的理货员把箱子上的编码一一核对、记录,传入到总控室,这样,就能控制定位它们了。

  这是宁波智慧物流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正式落户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运营的核心基地,IBM和宁波将以此为平台在管理服务、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合作。更引人瞩目的是,IBM名为“智慧物流云”的云计算行业解决方案,将与宁波打造“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度融合,在宁波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宁波被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近年来,在加快打造国际强港的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宁波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物流产业在宁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抱介绍,目前“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正以IBM技术为核心,以物流产业为基础研发对象,引进100家以上的国内外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同时引进一部分国际顶尖物流企业,共同推动宁波物流产业的发展。

  为什么要从“智慧物流”突破?宁波加快创建智慧城市专项协调推进小组举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生产一个产品,物流成本需5元,但通过开发一个IT信息平台,实现多方协作,信息共享,最后物流成本只需3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宁波国家高新区招商局局长林伟说,“目前,国内产品的物流成本比重达到22%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该比重仅为10%。如果物流行业的整体成本能下降10%,中国产品的利润就能有所提高,而物流信息化企业也可从中赚取利润。”

  记者了解到,宁波以IBM智慧物流中心为核心的高端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将使该市5000多家物流企业首先获益,而众多的宁波制造业企业也将从中受益。智慧物流通过对货物运载信息互通、优化并进行预测,能极大地减少汽车、火车、货轮等运载工具的空载,加速货物流通,降低物流成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