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棉价大起大落引发连锁反应 纺企近忧该做何远虑(2)

2011年09月05日 08:32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企业为何受制于棉价

  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汉典告诉记者,去年棉价从1.7万元/吨涨到3.5万元/吨,再落到1.9万元/吨仅仅用了43天的时间,价格波动如此之大,更反映出了国内棉纺行业市场的不理性。“棉价大起大落,这对纺织业是个灾难性的打击,棉农、纺企、下游的织布厂、服装厂、印染厂都在忙着储存棉花、棉纱。棉价跌幅已经超过1万元/吨。有的大企业存有上万吨棉花,就会有上亿的亏损,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自然就会破产,这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还厉害。”

  贾凤美表示,除此之外,美国信用危机和全球还未走出经济危机也是影响国内棉纺企业的一大原因。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1-6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累计出口金额4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21.72%,6月较上月放缓2个百分点;其中棉制纺织品、棉制服装分别累计出口132.20和29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7%和19.93%,6月较上月相比增速分别放缓5个和1个百分点。棉制纺织品及服装进出口增速继续放缓,无疑表明了,国外对棉制纺织品及服装的需求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经济还未从全球经济危机中完全走出来,加之美国信用危机,使世界经济再次进入衰退趋势。

  另外,国内的棉纺市场也存在个别企业炒作现象。“我们一个月产100多万米涤棉布,也就是俗称的的确良。去年客户来买布,价格翻番还抢不上。现在,很难卖。一米布的毛利润两元多钱,山东一家大型企业为回笼资金,一下子降价2元,整个市场的价格全下来了。”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奎说。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型棉纺企业掌握着整个市场的话语权,相对垄断的经营模式,使很多小型棉纺企业时刻处在危险中,它们的“呼风唤雨”便使小型企业措手不及。

  目前,国内的纺织品是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完全靠市场运作,但原材料却收国家宏观调控,计划经济的原材料生产,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也成为棉价大起大落的一个因素。贾凤美说,“我国采用进口配额来调控棉花市场。配额内加工贸易不收税,一般贸易收1%-5%的滑准税;配额外最高要交40%的滑准税。若取消滑准税,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大势所趋。”同时,这样还能有效的降低国内棉制纺织品及服装的价格,让中国商品恢复物美价廉的国际形象。

  面对近忧需有远虑

  虽然整个棉纺行业在过去的3个月内备受打击,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受到的冲击并不严重。贾凤美说,以纯棉纺织为主的企业受到影响较大,但是以混纺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则可以在危机中随机应变。以纯棉纺织品作为单一产品或主要产品,原料也相对单一,当然也倍收棉花价格的影响。李汉典表示,之前齐鲁宏业便意识到纯棉纺织品的路子的出场应对能力差,于是独树一帜的做起了混纺,通过进行订单生产的模式,依靠科技创新,走差异化路子,增加了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公司生产的华达呢价格一般比纯棉便宜3000元,涤纶价格比纯棉更便宜7000元。

  任泉远表示,“元首”一直以质量和信誉为重,即使是到现在最危急的时候,很多合作伙伴依然不离不弃,品质的保证也确保产品价格在特殊时期仍然和之前一样。记者从“元首”的厂房看到,和许多减产或停产的企业不同,职工仍然在一刻不停地工作着,织造、染整、服装加工每个生产线上每台机器都在运作。任泉远还说,今年1-7月份,“元首”已出口商品突破3000万,同比增加了1000万,虽然下半年公司肯定会亏损一些,但是我们要保证把亏损额度降到最低。

  面对近忧需有远虑,山东的棉纺织产能在全国排第一,部分地区棉花库存并不多,市场交易情况也不佳,新棉预计在9月中下旬上市后,整个棉纺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波动还有待观察,而作为企业自身应该从主观出发,通过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企业结构的方式应对危机。贾凤美表示,虽然就目前情况来看,纺织行业“回暖”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通过政策的手段,真正对市场进行调控,而企业自身通过转型,提高产品档次,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棉价大幅波动同时也成为纺企走向成熟的助推器。□本报记者 张 峰 见习记者 张 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