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不是欧债危机救世主 超发货币形同自杀

2011年09月14日 14: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欧债危机阴影持续扩散的形势下,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发出了信号,表示仍然对欧洲经济抱有信心,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对我国经济欧元抱有信心,欧洲会继续成为中国对外主要投资市场之一。

  应该如何评估欧美经济的现状和前景,是否真的有那么悲观,在这个时候中国又该怎么办呢?增持意大利国债,增持美国国债以及欧债对于到底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欧洲经济破产中国难独善其身

  主持人:关于中国经济跟欧洲经济全球经济的关系,您也是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那么在您看来,中国为什么会在欧洲经济陷入一片惨淡的情况下表现出积极支持的态度?

  叶檀:因为中国意识到全球经济是处于一体的,如果现在欧洲经济破产,或者是欧元陷入分裂的话,那么全国会陷入第二次的经济衰退和动荡之中。而现在确实是需要信心,各个国家政府财政部央行所作出的表态会使市场意识到现在抛售欧债或者现在做空欧元是不合时宜的,会受到强有力的阻击,在这种时候会延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步伐。

  中国帮助欧洲就是帮助自己

  主持人:这是基于欧洲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大背景,同时有不少的经济学家也在说,这个时候中国帮助欧洲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在全球缺少需求的情况下中国可以扩大进口,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叶檀: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帮助欧洲对自己有一定的利益,但并不是说全部的相关。因为我们知道在购买欧债的同时,这个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高风险的投入,在购买欧债的同时如果说我们购入资产,或者说跟欧洲有一些深入的合作,那么对中国经济的未来确实是有利的。

  还有一点,那么在中国跟欧洲合作的过程当中,以前会遭遇到种种的贸易阻击,虽然说中国现在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但是美国和欧洲对于全球出口市场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进一步在行业领域进行合作,在技术平台领域进行交流,然后扩展欧洲的起码要保证欧洲的经济不破产,那么对于中国的保持国内的经济稳定也有一定的好处。

  中国不可能再发货币扩大投资规模救市

  主持人:您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提到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指望中国来救市,但是中国不可能再重走老路了,不可能再继续发行货币扩大投资规模,您认为这是一种自杀的方式,那么现在中国该怎么办?

  叶檀:中国如果是以重新发行货币或者是以非常积极、非常宽松的那些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救市的话,那么对于中国确实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空间,我们的通胀率已经比较高,货币已经在回缩,而社会上的货币还是太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改变。

  第一个是不能充当救世主,第二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在进行贸易都是双赢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给予对方帮助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中国未来的这个货币和经济的发展,然后第三对于中国国内来说首先要做到的是进行一些市场化的改革,进行一些国内市场的调控,这个对于中国未来货币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现在是必须要做的。

  欧元区国家经济更加生死相依

  主持人:现在对欧洲经济表示出信心的不只中国,像德国、法国甚至意大利等国家也都是在稳定情绪表示非常有信心。那么在您看来同样是有信心,我们国家和其他的这些欧洲国家对欧洲危机的心态有哪些不同呢?

  叶檀:这些是不一样的,我想相同的地方是大家都希望欧洲的经济能够稳定,全球经济不至于崩溃,不同的地方是欧元区的国家他们更加生死相依。我们知道像德国的银行,或者是法国的银行,他们已有的现在的欧洲主权债务就非常的多,而且这些国家在意大利或者在西班牙这些地方开设分支机构所在当地的贷款也很多,所以他的杠杆率也比较高,一旦说这些国家发生债务违约风吹草动的话,那么整体的欧洲欧元区的金融就会陷入动荡,所以我想对于他们来说有一种更加关切的心理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购买欧洲债券需谨慎 债务重组有风险

  主持人:没有说像网上有人发帖所说的抱着抄底的心态吧,或者更严重的一点有人认为,或者欧元区有可能会处于崩盘的阶段?

  叶檀: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抄底,抄底是认为未来风险并不大,虽然处于价格的低谷。另外一种属于崩盘,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判断,如果崩盘的话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产品,甚至未来的收益会回归到零,你会亏本。

  所以我们必须做一个基本判断,我想第一个我们如果是购买资产的话是不会亏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你起码不会归零。第二个是如果你购买他们债券的话,确实是可能遇到债务重组,那么中国的投资有可能会亏损。

  但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要做一个对冲,也就是说你在购买债券的同时你必须购买其他中国所需要的一些东西。比如说贸易条件,比如他们技术的产品或者是在市场上的深入交流,那这样的话我想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