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地沟油:重现餐桌 惊动网络(图)(4)

2011年09月15日 09:28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弥合责任裂隙斩断地沟油产业链

  清剿地沟油,是一场战争,现在看来,这场战争还旷日持久。近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2名,同时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据交代,购买的地沟油主要销往粮油市场。

  一个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于一体的地沟油“产业链”终于浮出水面,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全面证实。“证实”二字,令人忧心。去年3月,武汉工业学院的何东平教授提到了一个数据——“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就是这句激起汹涌的舆论巨浪,以致没几天,他就否认自己说过此话。

  何东平改口,据说,是因众多媒体和各级领导的电话,让他“压力很大”。在特定语境下,何教授的压力可想而知。其实否认的不止他一个,不少地方的监管部门,对此都是忙不迭地辟谣:要么称没有发现餐饮单位使用地沟油;要么和专家联合表态,称地沟油炼制技术繁杂,成本高昂,用潲水来炼出食用“地沟油”,得不偿失,应该不会有人做这“赔本买卖”。

  可是,现在“证实”了。餐桌上的地沟油,并非是飘渺的江湖传说。在此次被联合执法查获的100余吨食用地沟油,就是物证,涉案的数十人都可作为人证,不由得人不信。餐桌爱上地沟油,我们再也骗不了自己了。

  地沟油真的让人防不胜防吗,也未必。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正视它,不再假装它从不存在,从不曾对公共食品安全构成威胁。至少这次的联合执法行动,就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标本,对其系统的解剖和探析,必能抓住地沟油的命门。

  比如,“地沟油产业化”就是最大的命门。有那么一条长长的产业链,你何愁找不出一个可以痛下杀手的薄弱节点?还以联合执法为例,这次不就是在浙江“冒头”,然后多地联动精诚合作,资源共享顺藤摸瓜,找到源头,最后给来了个彻底的一锅端吗?

  只要有心,就会有力!不怕“不能”,就怕“不为”。别老拿地沟油检测技术说事。任何技术手段最初当然总是滞后于事物发展,滞后不要紧,针对性补齐短板就是了。退一万步说,就算目前这方面检测技术确实有限,就算千头万绪的终端市场难以尽数监控,那么也可从源头努力,彻底截杀。

  那个每年两三百万吨的产量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么可以推测像这次被端的这种窝点,全国还有多少个。可进一步以此为据,进行全国清查,严密围剿。在清剿掉现有的所有窝点后,还应进行制度性反思和补救。比如此案中,地沟油产业中闪烁着正规能源公司的身影,不同于想象中小打小闹的地下作坊。而且很多环节都是跨省作业,衔接娴熟,手法隐蔽。完全是一副成熟的商业操作套路,虽然是违法的。

  这就要求反地沟油战争,也必须适应这套成熟操作。可由政府牵头,学习某些国家高价收购市场终端的餐饮垃圾,然后进行规模化加工生产,变废为宝,转化为能源或其他有用材料。防止餐饮废料被一般企业收购转化为有害的地沟油,又流入市场。而本次这种多地联动的运动式执法,也不具常规效力,还应有制度性的衔接渠道,让涉及的工商、卫生、城管、质监、公安、交通等诸多部门能各司其职,进行责任的无缝对接,使监管上没有地沟油存身的任何责任罅隙。(摘自四川在线网 作者:李晓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