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减负”和“增收”:算算工薪族的“收入账”(3)

2011年09月22日 10:0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目前物价上涨幅度较大,7月份CPI同比增长高达6.5%,对于月收入1700元的黄显平而言,生活压力更大了,“现在什么都贵了,我常年早起吃的豆浆、豆腐脑,前天还是一块五,今天去买就得两块钱了。中午在外面吃饭最少得8块钱,再贵就吃不起了。”

  让社会中坚发挥更大效力

  工薪阶层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起着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保持社会稳定,专门成立了“白宫工薪家庭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增加美国中产阶级人数,提升他们的地位。可见,保证工薪群体的规模和利益,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以工薪阶层为基础,积极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更是拉动消费、平衡收入结构,实现全民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

  来自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的工薪族折射出我国工薪阶层整体生活状况。

  这些年,在社会财富蛋糕的切分中,居民收入所占的份额是减少的,普通劳动者收入增长也低于GDP的增速。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3096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只有1730元。

  个税起征点调到3500元,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就锐减到2400万人,整个工薪阶层只剩下7.7%的人缴纳个税,说明绝大多数工薪者的收入远远没到“起征点”。显然,不是个税起征点高了,而是普通百姓的工资水平低了。

  “个税占国家整体税收的比重并不大,但对个人而言却具有重要意义。以‘个人税’为主向‘家庭税’为主的税制过渡势在必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

  总体上看,普通百姓收入偏少、增长较慢,身上的负担仍然很重。要改变这一现状,仅靠减税是不够的,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在“减负”和“增收”上“双管齐下”。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蒋波、林立勇为化名)(记者 温源 谢育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