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防止经济大波动"预示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性不大

2011年09月26日 08:32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央行行长周小川24日在IMFC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发言时称,未来中国政府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头等任务,决策层此前曾在不同场合屡次谈及。而对于周小川此次谈及的“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有人担心这预示着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转向。这种担心的背景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中国出口的主场地美国经济低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对中国外需构成重大影响;中国自身经济也面临减速回调风险,经济增速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中国经济正面临复杂的情况,正如决策层多次重申的“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恰恰是一对矛盾,而且这对矛盾越来越尖锐、复杂和纠结。一方面,由于多年来信贷投放和外汇占款增速过猛过快,使得通胀的货币基础因素加剧;另一方面,物价中嵌入的税收、收费和油价、电价等中间环节的刚性成本越来越高。在这二者的夹击之下,使得我国物价刚性上涨的时间持续很久,通胀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特别是进入8月份以后,经济下滑的风险在增大,已经到了“出拳要快”的时候了。

  应对这对矛盾、破解这个两难选择,需要决策层拿出智慧和勇气。笔者始终认为,现在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单打独斗过于势单力薄,财税政策必须迅速出击。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要实行减税降费、轻税薄赋来刺激经济增长,来减轻经济细胞的负担,调动生产积极性。财政收入方面,无论从月、季、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的相对数来看,还是从今年税收将突破10万亿元的绝对数分析,我们都应该大幅减税降费,我们也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幅减税降费的雄厚实力。

  从央行行长主要关注物价稳定到兼顾谈及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预示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在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的风险相当大。笔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从数量型转为价格型调节。央行、银监会等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在稳定人民币币值、遏制其无节制升值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利率;二是从管理金融体系内流动性尽快转为管理社会总体流动性。当务之急是通过对金融秩序的整顿和调控使得社会总体流动性向实体经济流去。当前社会不缺流动性,缺的是流动性不进入实体经济而进入投机炒作领域和高利贷市场。 (余丰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