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学者:外储问题的根本在于外资和美债

2011年09月27日 09:4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债、欧债危机和有可能出现的日债危机,不仅使人们对中国高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充满担忧,而且对不断激增的外汇储备焦虑不安。

  很多专家寄希望于美国做负责任的国家。有人主张解除资本管制和藏汇于民,但这将加速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导致中国经济的美元化。而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战略,购买黄金和资源,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办法,在目前欧债和日债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可取的。

  不关心外储激增的原因,而关心外储的保值和增值的问题,是以偏概全的做法。外储的问题是结构问题,包括外贸和金融的结构问题,而非货币和投资问题。

  “金融核讹诈”危及中国经济

  我国外汇储备的激增和购买美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此问题解决得巧与拙,将关系到中国金融危机的可能,利弊中更存在中国经济被殖民化的可能。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指出,“外汇(占款),占最近十年投放的基础货币量远远大于100%”,目前在央行投放市场的新增货币供应量中,因外储增加而投放的货币量占到80%以上的权重,由外汇占款产生的货币超发在我国引发了严重的通胀。在外资通过美元流入收购我国企业及其合资企业股权(例如最近汽车合资外方掀起增持潮)的同时,央行为了回笼因为外储增加而超发的基础货币,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发行央票的信贷紧缩措施,但这种货币政策对外资毫无影响,却导致了我国大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面向内需的企业因资金严重短缺而濒临绝境,而效益较好的企业也不得不被迫通过向外国银行借入美元、中外合资、出售股权和海外上市等方式加入到美元经济来规避信贷紧缩政策的扼杀。

  因此,我国外储的激增不仅标志着我国货币发行自主权的日益丧失,标志着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了不受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租界”,更严重的是,它还标志着外资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控制权得到了迅速扩大和加强。

  中国社保基金2010年余额仅8566亿元人民币,人均仅657元,养老金的空账规模目前高达1.3万亿元人民币。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近年最高,也只达到3.3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招生以及扩大高校招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巨额负债来实现的。

  而我国却借给美国社保和住房等福利资金高达约20000亿美元(按历史平均价格计算大约为140000亿元人民币),换言之,美国这个富裕国家的国民每个人平均借中国人4.5万元人民币,由此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我国有钱借给外国,但却无钱给国民发放养老金和增加教育经费。

  目前,美国正在复制上世纪90年代通过迫使日元升值摧毁日本经济的做法,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当时的日本根本无法相比,一旦中国重蹈日本的覆辙,我国将发生异常严重的金融危机。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日本所持有的大量外储是由本国企业的出口顺差所构成的,而我国外储的增加主要是由外国直接投资、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和热钱所构成。

  2010年,我国外储净增5081亿美元,其中引进外国直接投资105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顺差1243亿美元,热钱流入2193亿美元(包括我国由于实行人民币结算业务而导致的几百亿美元流入)。外资企业和热钱流入总共占88%,这实际上代表着外资对我国国内资产的索取权,是我国间接的对外资的隐性债务。

  因此,一旦人民币升值到位,外商特别是热钱将拿手中的人民币兑换美元,如果外管局没有足够多的美元现金让外商换汇,我国将发生严重的货币危机,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暴跌,引发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崩溃和大量企业特别是在海外融资的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危机,外资将借机廉价收购中国企业和资产,外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全面控制将宣告完成。

  我国购买美债的行为隐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我国通过出口廉价产品、贱卖自然资源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换取美元并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再把筹集到的资金低息(长期维持在0至0.25%的低利率水平上)贷给跨国公司,而跨国公司却使用这些资金大肆收购中国企业并进而控制中国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这是一种自杀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政府通过向我国出售美国国债所筹集的资金被美国政府用于支持疆独、藏独、台独、在中国周边建立围堵中国的军事基地并援助周边小国哄抢中国,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搞垮中国经济和分裂中国。而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冲突,不仅中国存放在美国的黄金有可能被没收,而且中国购买的美债也有可能被宣布作废。

  美国通过哄骗让中国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债,其目的是要把中国持有的美债作为挟持中国的“金融核讹诈”的战略武器,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迫使我国在将来放弃越来越多的国家主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