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区域集优债堪当“金融解”

2011年10月14日 08:5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随着浙江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

  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表面上是借贷行为不规范和缺乏严格监管所致,实质上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间接表征。由于中小企业在传统渠道难以融资,迫使企业不得不选择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今年以来,在用工成本、资金成本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下,中小企业平均利润率不断下滑,越过临界点后危机由此引发。鉴于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局面,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强化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可谓世界性难题,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缺乏主动权,缺乏支配金融资源的能力,是造成这一难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解决地方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经济方面作用突出,地方政府有充足的意愿对其进行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在社会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话语权强势且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行模式下,地方政府缺乏对金融资源的支配权和参与权,仅靠有限的财政资金难以为继,对中小企业融资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赋予地方政府主动权,使其有能力、有工具撬动金融资源,则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所在。

  近期,由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联合推动的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是赋予地方政府融资主动权的积极探索,广东、江苏和山东这三个经济实力较强、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的省份成为首批试点。这种模式改变了地方政府无力撬动金融资源、无力主导融资规模的现象,赋予了地方政府解决本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手段,可谓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痼疾的“金融解”。可以说,在这种区域集优模式下,地方政府已然“长缨在手”。

  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的地位和主动性得以凸显。一方面,地方政府具备了解决本地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动权。理论上,地方政府只要出资成立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作为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保障和偿债风险保护,便可以助力当地企业利用债务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而且,通过中介机构的增信,当地大量的中低信用等级小企业也可以利用债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自身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具备了解决本地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的主动权,具备了撬动金融资源的能力。在区域集优模式下,地方专项基金的规模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债总规模挂钩,以一定规模的财政投入撬动十倍乃至数十倍的金融资源,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例如,如果杠杆倍数为15,则1亿元的财政投入可使本地企业从债务资本市场获得15亿元的资金支持。由此可见,在这种模式下,当地中小企业可能获得的资金支持规模,完全取决于当地政府专项基金的规模,由此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选择权赋予了地方政府。

  另外,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还具备了灵活分配金融资源的权利。通过将直接融资规模分配到重点支持行业和企业,地方政府可以实现金融资源在本地区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在今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信贷规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更为凸显,当前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可能仅仅是一种警示。中小企业融资难亟待解决,这一点无需多言。当前来看,注重地方政府主动权、倚重直接融资渠道的区域集优模式,不啻为一种值得借鉴的可行选择。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申世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