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将建肉类蔬菜追溯体系 关乎市场诚信安全

2011年11月02日 14:2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完善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这是商务部最新印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里提出的目标。

  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非常有效的一个工具,一般可以实现追溯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产品上粘贴一个可以追溯性的标签,通过标签之中的编码可以方便的查找有关食品产地、运输、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详细信息,食品一旦出了问题可以很快找到元凶,这样也保证了各个环节对食品安全的细心和谨慎。目前许多国家都要求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机制,在欧美的很多国家,不具有可追溯功能的食品现在已经被禁止进入市场。

  这次商务部印发的“十二五”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要求到“十二五”末要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及大型产地或集散地批发市场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并且将要逐步扩展到水果、水产品、食用菌、豆制品等这些主要种类,而且还要基本建成以中央、省、市三级平台为主体、全国互联互通协调运作的追溯管理网络。

  我国的肉菜追溯体系应该如何建立?追溯体系能给肉菜消费市场带来哪些变化?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带来评论。

  主持人: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非常有效的一个工具,食品安全是目前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首先我们想请您介绍一下追溯体系和食品安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王先庆:这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追溯体系是因食品安全是果,我们平常吃鱼翅,如果追溯上去可能是不是某个工厂里造出来的?或者说冬虫夏草可能也是在某一个车间里或者是某一个杂货铺里自己造出来的,那如果有追溯体系安全就有个保障。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吃要吃个明白,它是从哪来的?

  王先庆:就是原产地。

  主持人:商务部也提出说争取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完善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您觉得还有五年的时间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容易吗?

  王先庆:这个指导意见有一个界定就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还是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指导意见。如果说从全国的角度讲,建这个十年都不一定建得起来。

  主持人:您觉得为什么十年都建不起来这样一个追溯体系呢?难点在哪?

  王先庆:因为我们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成长整体来说是比较缓慢的,农产品的市场尤其是流通渠道建设更加缓慢,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整个农产品流通尤其是肉菜食品的流通,诚信体系、监督体系和整个仓储体系都还刚刚起步,所以追溯到半截就找不到上面是在哪里了,所以整个的体系建立的条件还不具备。

  主持人:我们不能说不具备就不往下去做了,您觉得应该怎么去解决呢?

  王先庆:这样的体系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了,我们也出台相关的规定,这里也讲了一条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应该把这件事情当成国计民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去做一些公共型的财政型的投资,要拾遗补缺,有些渠道不畅你打通它,这件事情靠单个的企业或者说靠他的自觉和责任心很难实现,这个时候政府就有责任或者说有一个功能去引导社会或者说企业界和消费者去打通、维护、建设一个畅通的可追溯的食品流通渠道体系。

  主持人:另外还有监督。建立肉菜追溯体系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您认为如果建立起这样一个追溯体系并且扩展到像水果、水产品、食用菌、豆制品等等这些品种以后,将会对我国的食品产业带来哪些变化?

  王先庆:这个体系一旦建立,不只是对整个食品产业带来变化,应该是对整个百姓的生活和整个经济体系都带来深刻的变化。因为我们吃的这些东西是天天打交道的,我们买一件东西是否放心,衣服你可以买回来不一定天天穿,放不放心都可以憋在心里不一定表现在表情中,但是食品尤其是肉菜这一类,你买的不放心就整天提心吊胆,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就时刻凝聚在心上,加剧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和紧张的心情,同时对于整个产业的消费就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消费的信任度都会下降,甚至影响到其他产业的这种评价。这样的追溯体系完全建立的话,整个中国的商品市场诚信体系、安全体系都基本上接近完成,它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或者说一个标杆。

  主持人:也就是说追溯体系建立以后整个流通体系也就透明了,人的心情也就透明了。

  王先庆:没有比这个更难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再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