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粮食增产提价不抵成本上涨 农民种粮压力仍大(2)

2011年11月27日 10: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规模化种粮是趋势,土地流转应坚持农民自愿

  不论从抗灾、抗市场风险角度,还是从提高种粮收益角度,规模化种植都是大势所趋。

  “随着农民的老龄化,分散的土地不集中,以后恐怕也没有那么多农民能种地了。”肖德银说:“现在‘70后’种粮的很少,‘80后’几乎不种田,都出去打工了,将来大多数也不愿回来种田。只能把地交给合作社或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种。”

  在洪森集团,记者见到了“70后”农民吕池华,他说自己这几年在包头建筑工地打工,收入不错,年底农忙时才回来帮父母卖粮。“散户种粮挣不了什么钱,一年9亩地,除去成本和吃用花销,才能剩下5000元。明年不准备让父母种了,带着他们到包头养老去。”

  一听这话,洪传林忙接茬:“那你就把地流转给我吧!国家的补贴一亩一百五六十元,还给你们,我另外再给租金1000元/亩。”实际上,洪森集团近年已从沙洋农民手中流转了5000亩左右农田。“规模化种粮的效益比农民一家一户种植高多了,因为可以控制良种和技术,可以通过机械化种植提高效率。只要土地多,经营好,很挣钱。”洪传林说,“但是农民‘以地养老’的意识还比较强,许多人都不愿把土地流转给公司。”

  这种情况下,洪森集团的优质粮源主要还是靠“订单农业”。农民赵月清就是洪森集团的订单农户,他说:“今年种子价格涨了,可我们依靠集团免费提供的指定良种,省了不少成本,同时高价收购水稻,真是一条龙服务。”

  “订单农业”对农民是一大利好,可对洪森集团来说,也不是没有风险,“现在协议主要约束企业,农民卖粮时,谁价钱高就卖给谁,协议对企业没什么保障,还是土地流转好。”洪传林说。

  对于农民“舍不得”流转的观念,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教授杨钢桥认为:土地流转必须以农民自愿为前提。要让农民“自愿”,就得保证他们的土地收益不减少。“还要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例如城市社保体系尽快完善,接纳中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提高农民养老、医疗保障水平等。”拾桥镇副镇长代家华说。

  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地没钱租。肖德银说:“合作社要做大,也需要集中流转土地,可跟农民谈判时,不少农民提出不要一年一租,干脆一次性付清土地10多年租金,合作社哪有那么多钱?可要找银行也贷不到款,因为合作社没有什么财产能给银行做抵押,而唯一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又不能作为抵押物。”

  杨钢桥提出,国家应出台扶持政策,对有意适度规模化种植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可给予资金、项目倾斜,既可以降低种植成本,又可以提高水利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推动机械化种植和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 田豆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