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农民看病已可以报销 新一轮医改走了有多远?(2)

2012年01月04日 16:3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药价可降下?

  结束“以药补医”历史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52岁的李崇庆又来开药了。给他开方的全科医生王美玉在诊断后说,他患了腹泻,开出的是阿米卡星注射药,共计2.8元。李崇庆说:“以前开这些药得几十块钱,现在这里的药价比药店还便宜。”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之一。2011年9月,国务院医改办宣布,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实现了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已初步建立。国务院医改办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基本药物在基层的销售价格较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约25%。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构建了一套新的药品流通服务体系,也促使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此外,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契机,由政府主导的省级非营利性药品集中招标平台在全国广泛建立,以省为单位、主要生产企业、量价挂钩、集中支付、全程监管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逐步建立和推广。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表示,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最大的难点在于建立新的补偿机制。我国已明确通过两个补偿渠道:增加政府财政补助、适当调整技术服务价格。提倡收取一般诊疗费或药事服务费,它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同时能更好地补偿基本药物零差率造成的补偿不足。应探讨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医保能持续补偿基本药物。同时,财政补贴的及时性也很关键,必须将财政补贴列入政府预算。此外,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是2009年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各地用药需求,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还要建立合理科学的定价机制,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