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商业自由是市场自由与合理约束的统一(3)

2012年01月11日 11:2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实践证明,总量管制与交易机制的做法是成功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6年,美国电力行业在发电量增长37%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40%,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下降48%。预计到2010年,美国每年将获得1420亿美元的生态和健康收益。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成功,排污权市场是个标准、正宗和地道的自由市场,所谓“总量管制”,就是价值认定,“管制”之所以在“交易”之先,就要给自由市场划定价值红线,可以在红线下自由竞争,不可以在红线上自由竞争,总量管制最鲜明地刻画出自由市场的价值方向。

  包括公地悲剧在内,既有经济学所谈论的种种市场失灵,实际上都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它们根本就不符合自由市场的模式,“交易机制”缺乏“总量管制”,谈不上作为一个市场。拿公地悲剧来说,牧民为自我利益计多养羊,这正是市场机制的根本动力,何错之有?错在没有给出价值认定,错在没有给出总量管制!再看所谓的“冰淇淋商贩难题”:

  一条街,长100米,有两家冰淇淋商贩。显而易见,他们都希望赚更多的钱,构成竞争。假设冰淇淋消费者愿意为吃冰淇淋走25米,更远就可能放弃消费愿望。如果为消费者考虑,同时也为冰淇淋供应商考虑,冰淇淋车柜的最佳分布方案是:把100米分成两个50米,两个商贩各自站在两个50米的中点,各自覆盖左右25米。

  但由于竞争的需要,两个商贩都会把冰淇淋车柜悄悄地向对方挪动,从而吃掉对方一部分消费者。天长日久,两位商贩最后可能发现他们肩并肩地站在100米的中点,街两头25米的消费者可能放弃冰淇淋消费,商贩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最小化。

  为什么最后全盘皆输呢?原因就在于缺乏总量管制,不符合自由市场的模式。这里的冰淇淋车柜最佳分布方案构成全局利益的价值红线,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总量管制,商贩的自由竞争不是向着价值,而是背离价值,走了歪门邪道。切记,真正的自由是自由与约束的统一。

  这也正是商业为什么要讲戒律的原因,戒律正相当于总量管制,原本就是商业自由的天然前提,戒律为商业自由指引价值方向,看上去是为商界设限,实际上是要保护整个商业的自由和生命。

  愿商业自由永远心向价值! (欧阳君山)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