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期货:商品止跌要待加息来临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民生期货:商品止跌要待加息来临时
2010年05月19日 13: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欧元保卫战已经打响,但市场恐慌情绪并未降温,而且近期海内外利空讯息不断,资金避险意愿持续增强,大宗商品市场在传统消费旺季之时一泻千里,同时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带动下,国内期市重现“黑色星期一”,四大交易所无一幸免,大宗商品真可谓是“苦不堪言”,然而,在投资者“万念俱灰”之时,加息或将成为拯救商品市场的“萧何”——败也加息,成也加息。

  加息预期持续增强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普遍呈现利好,经济复苏进程持续加快,而且在美联储的强烈干预下,国债市场基本趋于稳定,然而,在欧盟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下,美国境内通胀有所抬头,这或将促使美联储再度上调贴现率,甚至提前启动加息,来平抑物价上涨,进而推动美元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大宗商品难见天日。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初现过热端倪,央行加息预期持续增强,原因有三:一是居高不下的CPI、PPI是央行加息最明显的前兆,二是数量型货币政策空间有限,三是热钱流入加剧,输入型通胀压力过大,美联储一旦打开加息的“潘多拉魔盒”,我国没有不加息的理由。

  可见,海内外加息预期持续增强,货币市场或将取代资本市场成为承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面对头顶上方的“达摩克利斯”加息之剑,资本市场必然要做出大幅让步,大宗商品短期内欲谈见底又何其难啊!

  市场重归利多基本面

  事实上,加息一旦尘埃落定,市场恐慌情绪将得到缓解,商品市场也将重归利多的供需基本面(前几次的加息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从盘面来看,大宗商品已然超跌,尤其铜、螺纹等工业品,其商品属性已经被消极的金融属性大大弱化了,同时,笔者认为,央行加息后,市场商品属性将逐渐凸显,期市有望重拾多头信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国内央行加息空间不会太大。原因有四:首先是5月10日央行刚刚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其次是前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再次是房地产监管以及控制过剩产能等政策调控此时正值关键时期;最后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加大,热钱流入加剧,国际舆论压力较强。

  笔者认为,小幅加息不仅将使得市场的恐慌情绪得到充分缓解,而且市场还会将透支的利空预期转为利多“反还”期市,商品金融属性将得到部分补偿,与商品属性联袂回暖市场的美好景象可期。

  其次,避险效应倒逼加息预期。在欧元、英镑推升美元的背后,日圆、黄金也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笔者认为,资金避险情绪虽然高涨,但流向却已出现分化,而美联储加息刺激“恐慌情绪”将黄金、日元上的多头资金完全挤出后,美元涨势才将得以趋缓,那时,海内外商品市场才有望重返回暖走势。

  再次,期现价格大幅回落,严重脱离传统消费旺季的利多基本面支撑。目前,大宗商品期现不但出现倒挂,而且有的商品期价甚至跌穿了成本价格,这将促使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逐渐显现,一旦加息,商品市场必将厚积薄发。

  综上所述,资金的恐慌情绪将随着加息预期的不断加强而继续升级,疲软走势仍将是当前商品期市运行的主题,预计商品市场近期最理想状态是低位窄幅震荡(可能性较小),持续大幅下挫的概率较大,操作上,建议投资者近期仍以偏空思维为主,切忌抄底。

  另外,随着加息时点的临近,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势必将日渐凸显,下跌空间将逐渐缩小,等到加息“皮靴”落地后,多头资金方可入场,笔者认为,国内央行加息仍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预计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的可能性较大。(崔小龙)

    中新网财经频道声明:中新网财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