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为何成“铁公鸡”?频繁分红对基金收入不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基金为何成“铁公鸡”?频繁分红对基金收入不利
2009年04月14日 2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欢迎参与调查
您如何看待基金不分红现象?
基金不分红违反合同约定,是违约行为
基金不分红能集中资金博取更高收益,可理解
说不清楚
如果您投资的基金不分红,您会怎么办?
没有办法,只有等待
根据基金合约讨要收益,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希望有关部门出面从制度层面规范

  中新网4月14日电 由于吝啬分红,一些基金公司被基民称为“铁公鸡”。那么基金为何不愿分红,分红与不分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冲突呢?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报道,据统计,存在违约不分红现象的基金不在少数,包括南方稳健2号在内,至少有13家公司的16只开放式基金在2006年、2007年连续盈利,但自2007年至2009年3月底从未进行过分红,至2007年底截留了高达810亿元的可分配利润,充当了不折不扣的“铁公鸡”。而2008年基金年报显示,这16只基金2008年全部亏损,亏损总额达935.9亿元,已经把总额810亿元的可分配利润完全抹掉。同时,还有9只基金净值跌破1元,投资者面临亏本赎回的危险。

  但值得寻味的是,现在痛斥基金不分红的一些基民,往往正是在牛市时基金分红的反对者。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基金和基民利益的“南辕北辙”。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收入靠管理费,管理费多少取决于基金规模。因此一般来说,频繁分红势必要卖出股票,拿出资金,就会减少基金规模,对基金收入不利。而对基民来说,牛市时分红,会减少基民红利再投资的机会,同时新申购资金涌入,会摊薄原有基民的权益,对基民不利;而熊市时分红,却会减少基民在暴跌中的亏损,并可以手持现金寻找新的机会。因此专家认为,应在基金合同中对分红问题进行细化和量化,以减少纠纷。

  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基金法起草小组组长王连州称,有利润不分红,不符合我们原来基金立法的原有宗旨。根据利润的情况,制定相应分红的合理的比例,我觉得把这个问题细化、量化,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纠纷。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