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向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助推“两型社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向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助推“两型社会”
2009年12月04日 15:10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庄贵阳

  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向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背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1997年,《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00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厘路线图”确定了世界各国今后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具体领域。根据《巴厘行动计划》,国际社会计划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就2012年以后的国际气候制度安排作出最后决定。

  记者: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面对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那么,从学术和理论上来讲,什么是低碳经济?

  庄贵阳: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尤其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尽管如此,各种低碳经济概念都强调其目标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由于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低碳经济概念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低碳排放”。

  目前,在国际气候制度和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中,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一是基于国际公平原则,从国家总量上承担减排义务,因此低碳排放应当是一国排放总量的绝对减少;二是基于人际公平原则,认为碳排放是国家或个人实现人文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主张降低发达国家的奢侈浪费碳排放,保障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碳排放;三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将碳作为一种隐含在能源和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小于经济产出的增量,则可称之为低碳排放。

  上述有关低碳经济的概念讨论表明,低碳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要保障人文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

  记者:2007年底“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个选择,还是一种必须?

  庄贵阳:是必须。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表明,危险的气候变化威胁已成为低碳经济转型一个重要的政治驱动力。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在哥本哈根就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作出决定,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所面对的气候风险将非常严重。

  能源安全是低碳未来一个重要的方面。2005年以来高腾且波动的石油价格加强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成为全球优先性问题。国际能源机构指出,当前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着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迅速转变。能否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否。可以说现在急需的是一场能源革命,用来防止全球气候产生灾难性的和不可逆转的破坏,需要在确保全球能源供应的同时,加速向低碳能源体系过渡。

  在今后25年中,全球能源供应基础建设投资需求高达22万亿美元,仅中国就需要3.7万亿美元。今天关于能源基础设施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决策对全球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低碳未来,必须避免今天的投资决定被高碳排放锁定。

  而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其使用年限都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即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