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下的普洱茶减产涨价链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大旱下的普洱茶减产涨价链条
2010年03月29日 07:41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大旱下的普洱茶减产涨价链条

  茶农减产减收,茶贩加价,茶商涨价,普洱茶在京价格已涨10%;茶产业波动事关普洱市当地稳定

  云南大旱,在旱区人们饮水困难的同时,云南最大产茶区普洱市的茶园也在喊渴,由于水分不足,茶叶的抽芽时间推迟,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相。普洱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刘标估计,全市春茶产量损失会在一半以上。

  茶农的茶量减产,茶贩的成本增加,茶商的茶价上涨,泡在人们杯中的普洱茶已经升值,大旱正在普洱整个茶产业中吹起一股“蝴蝶效应”。

  普洱市思茅区茶产业办公室农艺司技术员李德昌现在的工作是,从技术方面指导茶农增收,政府会在有条件的地方为茶农配小型抽水机进行灌溉,同时,可能会有相关补助措施出台,因为茶产业是普洱市农业第一经济支柱,也牵涉到以种茶为生的2.5万外来移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社会稳定。

  3月,正是采茶时节,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丁家箐村民小组茶农李红卫,却没有以往忙碌,他种的近16亩茶树因缺水没有发芽。说起春茶产量,他直摇头,“去年这时候收了近一吨,现在才收200公斤,减产80%。”

  与此同时,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许多普洱茶经营商户在一周之内都进行了提价,“产量减少,加工成本增加,我们现在的价格提高了10%左右。”春节前每公斤卖60元的普洱散茶,现在已经卖到66元。

  人们对“蝴蝶效应”最常见的形容是,“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如今,干旱这只“蝴蝶”,在普洱轻拍翅膀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在整个茶产业中蔓延。

  茶农减产

  据估计,普洱全市春茶产量损失会在一半以上

  普洱市,原名为思茅市,2007年4月8日起,更名为普洱市,因为那里是著名的普洱茶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3月26日,云南省气象台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三天全省大部地区会出现一次小雨过程,但对干旱无明显缓和作用,干旱仍将持续。

  茶农李红卫看着枯黄的茶树发愁。10年前,他种下16亩茶树。前三年,他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花了六七万元。今年,是第十年,也是茶树盛产期的开始。正常情况下,产量应该一年比一年高,持续15年。

  但是,旱灾让增收变成了减产。

  他跟附近的乡亲商量,想打井抽水灌溉茶树。打井加抽水机等成本要几万元,“大家心又不齐,搞不成。”

  旁边,是茶叶研究院的试验茶树,明显长势要好一些。李红卫有些羡慕又有些无奈,“国家投资了几十万元,搞灌溉设备,我们也想过借那边灌溉,但相隔一个山头,设备成本也太大了,大多数茶农都没有那种条件,有的完全绝收。”

  今年的春茶不但量少,质量也差。较好的茶叶“雪芽100号”特级鲜叶,卖到每公斤6到7元。最差的“实生苗”,卖到了每公斤4元左右。收购价总体上涨了5毛到1元,但收入却降得厉害。李红卫去年收入近6000元,今年不到1500元。

  收成低,茶农的待遇也降低了不少。去年,李红卫只需打个电话,附近的茶厂就会开着卡车来收茶,不用付运费。今年,茶量少,他不得不骑着摩托车,用蛇皮袋装了半袋子茶叶,亲自送到茶厂去。

  李红卫最怀念2007年的光景,那是普洱茶疯狂的年份,“当时买茶卖茶的都疯了,摩托车厂家直接拉着摩托车下来。多少斤鲜叶,换什么牌子的摩托车。”一夜之间,茶农家家户户多出一两辆摩托车。

  当年,茶农采一天茶能卖一两千元,出现了城里农民工都抛下工作回家采茶的场景。

  那时候,采茶时间从每天早上7点采到天黑,熟练工一天能采10多斤。采的时候,得用防水布把身子围起来,还是免不了得风湿病。

  今年,天气干旱,产量太少,茶农们大多放弃了采茶,有的去城里打工。李红卫说,请人采茶每公斤4元的工钱付下来还要倒贴,不如不要。

  思茅区茶产业办公室农艺司技术员李德昌说,“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思茅区茶产量损失比较严重,与去年相比,目前春茶总体减产应该在65%以上。”

  “目前还无法得到完整的统计,我估计全市春茶产量损失会在一半以上。” 普洱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刘标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