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古墓壁画:女性持笏板国内首见(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湖南新化古墓壁画:女性持笏板国内首见(图)

2010年07月01日 16:39 来源:湖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古墓女性持笏板图。照片均为 通讯员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6年,4月25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胡彬彬教授与其他教师正在新化县维山进行湖湘有形文化专题田野调查,在竹木杂生的树林中发现一个神秘的古墓,该墓年代久远,墓志铭碑据说被当地修水库时拿去烧了石灰。墓室内已被民国时的盗墓贼洗劫一空,凭现有资料,谁也无法知晓墓主的身份。

  考古人员进入墓穴后发现,墓室满是田螺壳、河蚌壳、碎玻璃瓶渣等附近居民抛弃的垃圾。经仔细清理后,考古人员在被岁月腐蚀的古墓室壁上,发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古墓丽影”——墓室壁画。

  后来这些壁画被整体取下运往岳麓书院保管。最近这些精美的壁画经过修复,终于重见天日。本报记者为您独家探访解密这些壁画中的文化信息。

  画风符合晚唐五代风格

  据发掘壁画的主要参与人胡彬彬教授介绍,墓葬为单室,砖砌券顶。墓室内约长3350cm、宽1160cm、高1538cm,在南方已知唐墓中属较大规格。墓室正壁居中有一壁龛,龛内的画面,因盗墓被钢钉捅破,损坏严重。残存的画面正中是一个供桌或者佛坛之类的物品,两侧分别站立一人。胡彬彬推测,正中应该绘有佛像或墓主人的形象,两侧为供养人或墓主的侍从。画面显示,龛下所绘莲花还依稀可见;壁龛两侧的墓墙上,绘有苇、竹和芭蕉湖石,左右两幅壁画大体相似。

  在墓室两边墓壁上也设有内凹式的龛,龛内有兽面人身十二生肖和武士图,龛下绘有龙纹及男女人物等。据了解,考古人员在发现这些壁画时,由于长年的水浸,壁画表面已经形成了半透明的一层结晶物质,手感滑润,后经检测分析是碳酸钙。考古人员对这些碳酸钙进行年代检测后得出结论,形成这样厚度的碳酸钙至少需要 1300年左右。

  壁画多是用朱砂平涂和墨线勾勒为主,色调是很纯正的红黑色调。胡彬彬教授对比了国内现存的唐代壁画后认为,从山水画技法发展的历史来看,这符合晚唐五代时期的大致特色。墓室左侧下方画有动态的青龙,龙身波曲,龙头向着墓门的方向,有朱红色的背鳍和双翼,龙额有一“王”字。胡彬彬从艺术造型角度进行了研究,对比山西五台山佛光殿梁檐下幸存的唐代壁画中的龙,发现维山墓壁画中的龙的造型,与部分唐代的龙纹造型极其相似。另外,壁画中所反映的服饰特征和由唐至宋的过渡时期服饰特征吻合,人物形态趋于圆润也符合唐的审美。

  女性持笏板国内尚属首见

  在壁画中,青龙白虎身后的坐姿男女,一般认为是守孝的人。其中画面中的4位女子手持条状棒物。这类女子手持棒图像,在敦煌的壁画中也有出现。有学者认为,女子所持之物为笏板,最前一名横抱胸前,第二个女子将笏板稍向身体左侧伸出,后面两位女性则似官员持笏状。女性持笏板的图像,在国内尚属首见。

  胡彬彬推测,这个图画可能与当时崇释氏、尚黄老的风气有关。手持笏板,在此处有祈请神灵,让亡灵升天等类似道教法事的涵义。

  仔细观看维山古墓中的人物画像,或带有神秘微笑,或雍和平静,或闭目养神……大都很难让人感受到有丝毫悲伤之情。胡彬彬说,这与著名的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乐公主墓一样,墓主虽都是不测而逝或不寿而终,而在他们墓的壁画中却也没有一丝反映失亲之痛的元素。这说明古代丧葬的制度与形式及过程,只不过是人死后升天成仙的一种必要程式和过程;甚至人的死亡,应当是一种合乎规律与逻辑并带有快乐情节的事。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