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海阳剧团:音乐家王洛宾曾谱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抗战时期的海阳剧团:音乐家王洛宾曾谱曲

2010年07月02日 16:34 来源:青海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西宁旧事:抗战时期的海阳剧团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侵华战争愈来愈残酷,他们不时地对我国各大城市进行轰炸,1941年6月23日,就连远在西北的西宁城也难逃此劫。侵华日军的这一暴行,使得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重大的损失,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者比比皆是,尤其是战争中的难童,更是数以万计。

  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后方城市设立了儿童教养所。

  1944年12月,侵华日军从河南逼近陕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儿童教养所受到战争的威胁。当时,西宁是抗战的大后方,一批难童准备来青海避难。当年年底,西安、洛阳、济南等地的280名战争难童来到了西宁,他们年龄最大的有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七八岁。来到西宁后,这些难童被安置在了西宁小桥海阳化学厂内。为了孩子们有学上,海阳化学厂内成立了青海省海阳学校,韩起功、赵永鉴为正副校长,陈大铮为训育主任。学校成立后,聘请马师礼等人为教员。

  当时,海阳学校根据难童们掌握文化知识的程度,将孩子们编成了不同的年级,所用课本均采用当时教育部门发的教材,难童们的伙食和服装统一供给。为了方便管理,学校还将难童们分成了男女两个队,其中男生有150名,女生有130名。在海阳学校,难童们饱受战争蹂躏的身心,稍稍得到了抚慰。

  学校成立后,校领导发现不少难童具有文艺天赋,就特意聘请了省内有文艺专长的韩树兰和胡士亚两位老师,为他们教授音乐和舞蹈,为了演出,学校还购买了一批表演服装和道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极大地丰富了难童们的业余生活。

  1945年3月,海阳学校在难童中挑选了四十多个人,成立了海阳剧团,并聘请了陈子璋、李寿山、祁桂如等6位西宁市有名的平弦艺人,组成了简单的乐队。

  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不少歌舞。他们表演的迎宾舞、哈萨克族舞蹈、藏族舞蹈、海军舞等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为了迎合西宁市民的欣赏口味,海阳剧团还有意排演了不少流行于青海地区的歌舞节目,当年,备受欢迎的《四季歌》《送郎出征》《五更调》《打鬼子》等歌曲,就是海阳剧团聘请石殿峰、丑辉瑛等人作词,著名音乐家王洛宾谱曲,由海阳剧团的孩子们演出的。这些内容积极、曲调优美的歌曲,很大程度上激励了西宁地区民众的抗日热情。当时,《青海政情》曾这样评价过海阳剧团:“海阳剧团排练的各项舞蹈游艺十分精彩。儿童们天真活泼,表演的节目,感人至深。”

  海阳剧团成立后,剧团成员除了按时上课、学习歌舞外,课余时间定期为西宁驻军和群众演出。这期间,海阳剧团的孩子们,还为准备进驻新疆的青海骑兵义演了三天,演出所得,全部捐献给了即将出发的将士们。

  1945年9月3日,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海阳学校的学生们即将返回原籍。

  孩子们在离开西宁时,写下了一首歌,以表达对西宁人民的感激之情。他们在歌中唱道:“西宁的雪山,高又高,湟水弯弯地流呀,像丝带一样,我们舍不得离开这可爱的故乡。”质朴的歌声中,表达了海阳剧团难童们依依惜别的深情。当然,也有部分难童因故留在了西宁,他们和西宁人一起,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西海都市报

  (作者:魏明章)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