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五爪金龙袈裟 原主或建文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五爪金龙袈裟 原主或建文帝

2010年07月05日 14:39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福建宁德华严寺的镇寺之宝——五爪金龙袈裟近日被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复制,7月2日上午,这件宝物的复制品完成了交接仪式,目前已被移交至华严寺。五爪金龙袈裟全称“明万历御赐支提寺大迁国师五爪金龙紫衣袈裟”,据传是明万历21年御赐给大迁国师的宝物,原有4件,现仅存1件。此次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成功复制,不仅使得原件能够平安相传,也为云锦工艺提供了范本。

  前后观摩三次方才动工

  据南京云锦研究所技术设计部主任杨玉柱先生介绍,五爪金龙紫衣袈裟原件呈梯形,上宽216厘米、下宽300厘米,两边长108厘米。整件袈裟上下天地头由两条锦缎盖头、托底,竖向15条锦缎按红、黄颜色有机构成袈裟骨架,在红色织金缎上再对称缝合上24块各色锦缎。由于年代久远,五爪金龙紫衣表面有破损,表面颜色褪色严重,袈裟还有早年间修补的痕迹。其背面里料为麻质夏布,因多次修补,层次较乱。

  宁德华严寺得知南京云锦研究所在国内云锦工艺的顶尖地位之后,特地委托其将五爪金龙袈裟进行复制。这样一来,在以后的法事中仅需展示复制品,原件可以永久收藏起来,避免更大程度的破损。

  为此,华严寺先是带了原件的图片过来给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工艺师观摩,此后又带来实物。但由于原件的组织、颜色较复杂,还原起来难度大,一年多之前,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工艺师又专程去了趟宁德,前后三次才确定了整个制作计划并动工。

  一块“狮子纹”耗时几个月

  复制五爪金龙袈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为何耗时如此之多?杨玉柱告诉记者,这件袈裟由18种不同颜色的云锦面料有机地裁剪、缝纫而成,光面料颜色就有10 种。原件的云锦面料过于繁杂,不论面料的颜色、织物组织、经纬密度都有明显的区别,只能分批按文物原件的规格重新染色、装造机台。

  杨主任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原件上有一块巴掌大小的“狮子纹”,类似于宋锦,其图案小,经纬线细,材料和传统用材很不一样。“这就需要重复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织机都得装造两个月。”在这件复制品中,包含了库缎、库金、织锦、妆花等品种,几乎囊括了云锦的全部品种,是一件划时代的云锦作品。

  “五爪金龙”还有故事

  关于这件五爪金龙紫衣袈裟,除了是御赐给高僧的袈裟这一说法之外,学界还有一个大胆的推测,称其是朱元璋敕制、朱允炆出亡时携带出宫的那件袈裟。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对于研究建文帝出亡后的下落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在上世纪60年代,获知寺东南向一个自然村村民家中收藏有一件古代袈裟,当时的寺院住持十分惊喜,认为有可能是寺院失传多年的明万历帝赐予的袈裟,于是便以60公斤地瓜干的代价,从村民手中购得这件袈裟。

  有史学家在分析了袈裟图案后认为,这件袈裟的主人必须具备这样三个关键性的“元素”:第一,这是一件与明代皇家或皇帝有关的云锦袈裟;第二,享用该袈裟的主人应该是贵不可言的人间之主——皇帝;第三,这件袈裟的主人曾经当过皇帝后来又当了和尚。这样的条件除了建文帝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当然,这种说法仍有待考证。宁德华严寺对于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复制作品的评价是“非常满意,功德无量”。

  本报记者 甄俊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