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之女忆父亲殉国之后:家书中感受浓浓父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左权之女忆父亲殉国之后:家书中感受浓浓父爱

2010年07月26日 15:4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左权 之女左太北向本刊记者讲述父亲生平。本刊记者 曹海鹏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左权:十字岭殉国之后

  左太北讲述父亲生平

  在能搜集到的左权照片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几乎总是嘴唇紧闭、神情严肃地站在画面一角。但是,有一张挂在女儿左太北家中显眼处的照片例外。

  那是1940年8月,左权抱着挥舞双手、不满百天的女儿与妻子刘志兰的合影。

  这是一张临别前的照片。离别一刻,左权留下了难得的笑容。

  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 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是抗战时期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为纪念左权,山西辽县改名左权县。

  如今,70岁的左太北和丈夫沙志强在北京平静地生活着,父亲左权的文献资料整理已经成为她退休后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左权诞辰105周年。父亲殉国时,左太北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时光流转,70年过去了,今天的左太北已届古稀。不过,父亲的英姿和挚爱,从未在她的心中稍有遥远。6月22日,左太北在家中向本刊记者讲述与父亲的人生际遇。

  殉国十字岭

  1942年春,日军为了报复“百团大战 ”,发动了对华北平原“五一大扫荡”,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 指挥三万多人,“蚕食”太行、太岳山区根据地。

  1942年5月22日,彭德怀 、左权命令主力部队机动作战,突出敌人的重兵包围圈,转到外线游击。然而日军这次大“扫荡”,有点出乎预料,狡猾的日军不但要消灭八路军的主力,还想偷袭八路军总部。主力开拔后,敌人先进的电讯情报技术发现了八路军北方局总部这个密集向外发送电话、电报讯号的中心,即刻以重兵合围,此时突围困难重重。

  24日晚,八路军北方局总部机关乘黑行动,准备通过敌人火力较弱的偏城东据点,往河北、山西交界的山区进发。一夜之间绕过日军三道封锁线,到达十字岭,暂时驻营休息。

  25日天刚亮,突然敌人一万余人从两翼包抄十字岭,并配备飞机轰炸。

  面对敌军数架飞机的轮番扫射、投弹,缺少实战经验的非战斗人员和后方人员在炮火中跑来跑去,各种物资丟得满地都是。面对混乱局面,左权不得不站在高坡喊道:“同志们,不要怕,快冲啊!”几个年轻的译电员为躲避飞机扫射跳到半山腰下的沟里,左权大声招呼:“小鬼快走,不要怕飞机,不要光看到天上的敌人,还要注意地面上的敌人。”

  在左权的引领下,机要科的译电员全部逃过一劫。然而,左权却永远的留在了十字岭。左权率最后一批同志冲到距十字岭顶峰十几米处时,敌炮火十分密集,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飞溅的泥土劈头盖脸扬了他一身。“飞机来了让大家趴下,只要有空档就赶紧让他们站起来往上冲,赶紧过封锁线,所以爸爸不停地在喊。当炮弹再来的时候,他让大家趴下,而没顾上自己,那一瞬间,炮弹片打到头上,他牺牲了。”

  时间定格在1942年5月25日下午5时,左权倒在了日军最后的一道封锁线上,右手握着他最喜爱的左轮手枪。

  1942年5月25日晚,先期突围的彭德怀在距离十字岭约15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左权带领队伍前来会合。让彭德怀悲痛万分的是,等来的却是左权的左轮手枪和他已经遇难的消息。

  左太北说,后来在彭伯伯家,他对这位亲密战友的牺牲进行了最好的诠释:“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还是来得及的。可你爸爸为什么没有躲避呢?要知道,当时的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

  左权牺牲三天后,毛泽东、朱德获悉确切消息,毛泽东当即提笔复电刘伯承、邓小平转彭德怀:“感日五时电悉。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殊深哀悼。”

  朱德赋《吊左权同志在太行山 与日寇作战战死于清漳河畔》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周恩来奋笔疾书:“慨自抗战军兴,高级将领牺牲于前线者,前有郝梦龄、王铭章诸将军,后有张自忠 、唐淮源 诸将军,今左权将军以十八集团军(编者注:八路军按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称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之地位,于敌后支撑抗战,将近五年,终至以身殉国,斯真不愧跻于高级将领之列,且是为高级幕僚争光。”

  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左权将军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当场就有五百多青年报名参军成立独立营。

  从苏联治病归来不久的林彪得知左权牺牲,悲痛异常,连夜写下一首《悼左权同志》的长诗,以“凌霄”的笔名发表在1942年6月19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这是迄今为止林彪唯一公开的长诗。林彪曾当面念给左权的夫人刘志兰听:“你所处理的事情是最繁的事情/你真正尽了组织战斗的责任/白天行军作战,夜间又要计划周详,指挥有方/电话机子成了你枕旁经常的陈设/电话的铃声一夜不知道多少次地催你醒来/你倦极了……”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