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为何复活了?当下社会物欲横流的缩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西门庆”为何复活了?当下社会物欲横流的缩影

2010年09月08日 14:4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山东阳谷狮子楼旅游城西门庆药铺

  三年前的冬天,系里一位九十多岁的老教授走了,笔者去为他送行。在前往乘车的路上,碰到两位师长,一位年届古稀,一位已过八十。年过八十的师长说:“某地有一无聊文人,宣称他研究《金瓶梅》有重大发现:西门庆的家乡就在安徽某地。当地的官员非常高兴,立刻盖了一座西门庆纪念馆,再加一座性文化博物馆。现在的中国,社会生活五花八门,都不知道成了什么世界!”

  我说:“因为有现代西门庆和候补西门庆,他们这样搞才有市场。我给你们讲一个现代西门庆的故事吧:在我们家乡有一个土财主暴发户,不断霸占别人的妻女,没有厌足。而且每霸占一个,都要大摆筵席,请当地官员前来捧场。官员给他敬酒,总要说这么一句:‘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他的最后一次,是霸占了别人的老婆,逼出个现代武松,在‘快活楼’把他杀了。”

  两个月前,在大学附近的某书店,见到畅销书排行榜上有这样一本书,号称“私房菜”。两行推介文字带着炫耀口吻:“西门庆善于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潘金莲在众多妻妾中脱颖而出”。再过几天, 又见报载:全国有三个地方在争“西门庆故乡”,其中有一个地方还找来一些女子充当“潘金莲”,临街倚楼,撑起窗户的棍子,大概当年曾打到西门大官人的头上,现在在等候新的西门大官人。据说这些“潘金莲”,感到“有压力”。

  西门庆本来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人物,他的家乡谁能说得清楚?西门庆已经是墓里的枯骨,竟成了“人气王”,各行各业都出了“西门庆”,正是当代中国社会物欲横流的一个缩影,也是当代社会的悲哀。当年马相伯老人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说是有了几个钱就想多讨几房小老婆,对某些中国人来说真是禀性难移。

  尤其可悲的是,“西门庆”成了教授,高校中不时爆出的“潜规则”丑闻便以“西门庆教授”为主角。其中一个“挺牛的”宣称:“凡是我想得到的,没有得不到。”他能得到的无非是声色货利,人品学问是绝对得不到的。又有某位年轻的副教授在课堂上对学生称:“不想取代师母的,就不是好学生。”如果他只是“口花花”,有贼心无贼胆,倒也罢了,如果是色胆包天,放胆去做,大学又多生出一个“西门庆教授”。

  “西门庆”怎么能当教授,难道大学要培养“西门庆”和“潘金莲”?“西门庆”和“潘金莲”无须在大学中培养,在社会的阴暗角落,有适当的气候和土壤,就自然会滋生出来。然而他(她)们是社会的蛹蛆,绝不是社会的宝贝。

  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故为学莫重于尊师。师之所以值得尊在其有德,师德是教授的灵魂。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海瑞为福建南平儒学教谕,见上官不行跪礼,屈大均论其事曰:“教官者,能尊其身而后能尊先圣,不能尊其身,则何以代先圣行其教,其辱先圣莫大焉。”(《广东新语·事语》教官不拜条)故欲传道者须先立德;欲人尊者,须先自尊。

  “西门庆”之所以不能当教授,是因为“西门庆”成了教授,令师道与师德荡然无存,没有灵魂,没有自尊,而为中国社会中有良知者所不齿,包括绝大多数的学生。笔者曾问一位美国的学者朋友:教授而“西门庆”者如果出现在美国将会怎样?美国朋友答:“他就不能再有这个工作。”又曾以同一问题问一位日本的学者朋友,则答曰:“把他的照片在全国电视播放三次,以后他不要说教大学,连小学也教不成,扫街去吧。也许,扫街的人都羞与其为伍。”笔者于是慨叹:“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时髦语,在这方面为什么不与国际接轨?!

  东门生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