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正视物质潮流中的心灵之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人民日报:正视物质潮流中的心灵之惑

2010年09月09日 07:4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李一事件”激起了一场关于精神与心灵的讨论。实际上,从浅薄的“精神疗法”,到虚妄的占卜算命;从千奇百怪的“养生术”,到层出不穷的“厚黑学”,莫不折射出一些人在精神生活上的迷失:从个人角度看,这是消费主义裹挟之下,一些人对于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迷茫;从社会角度看,这是物质主义潮流之中共同价值和心灵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寻回心灵“丢失的一角”?在社会转型期,应该怎样强化精神的维度,重绘心灵的和谐图景?本期“时事观察”,专访文化学者吴祚来,探讨社会精神建设问题。

  精神维度缺失,社会难免为物质利益侵蚀

  在不少人那里,利益成为考量和评价事物的标准,精神、道德等,都被纳入利益的衡量体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吴祚来:中国曾经历过一段“一切皆精神”的特殊时期。物极必反,物质匮乏引起的“习惯性饥渴”又造成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追求一旦过度,就使物质绩效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从经济实体到一些地方政府,追逐利益成为一种竞技游戏。

  对物质的过分崇拜,必然弱化国人精神维度。社会的管理,总有漏洞。而每个人的良知、良心,可以内在约束其社会行为,不致逾越道德底线。然而,一些无序开发与食品安全事件,显示了一些人这种内在良知、或说是精神维度的缺失。

  精神信仰的维度,具有绝对性。诚如哲学家康德所言,最令他内心敬畏的,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内心的道德律。这样绝对的精神维度缺失了,社会道德必然被物质利益侵蚀。

  与30多年前相比,物质已极大丰富了,为什么社会上一些人还存有“不安定”、“不信任”的焦虑之感?

  吴祚来:其实,“发展起来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物质的丰富不能使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相反会推动人们产生更多的需求和渴望。另一方面,中国已进入一个动态的社会,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经济与国际接轨。市场化背后,应该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医疗与最低生活保障等。但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完善尚需过程,底线保障的缺失,使一些人容易萌生“不安定”心理。同时,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也使互信度降低,焦虑感增强。

  一些地方通过招商引资、拆迁与开发土地获得利益,但对社会公益与文化福利回馈相对较少。医院与教育等公益性的机构,也被卷入经济绩效的漩涡。这使公众产生更大的经济压力,驱使许多人趋向经济化,视利益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淡化或忘却了精神追求。

  该是倡导“幸福是软道理”的时候了

  一方面是利益侵蚀精神,一方面是物质保障不够。这二者结合,是不是“怪力乱神”的东西成为一些人精神寄托的原因?

  吴祚来:可以这么说。人有四重需要:生理需要,也就是饮食男女;情感需要,对应文化艺术;精神需要,就是信仰与崇拜;安全与自我实现需要,通过家庭、社会组织与政府获得。任何一种需要如果没有相应的供给,都会有“错乱性填充”。比如,没有美的文化艺术,人们就只能陷入低俗;没有对天地、道德良知的敬畏,怪力乱神就有了活动空间。

  传统中国社会里,有朴素自然的天地观与道德观,可惜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淡出人们视线。当代社会里,同样有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利的热望远远高过精神道德的需求,传统信仰遗失在时间烟尘里,现代的价值观念又迷失在利益追逐中。这样,迷信与风水就成为某些人的时尚,占卜问卦也成为一些人期望成功的人生导航。

  现在,在某些地方,经济利益压倒了启蒙,快速发展冲击了人道人本。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幸福是软道理;发展的坚硬,不能伤了幸福的柔软;没有柔软的幸福,坚硬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说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现在应该是倡导“幸福是软道理”的时候了。

  幸福的“软道理”,与精神需求有什么关系?是否越注重精神,越能接近幸福?

  吴祚来:在精神层次上,第一层次是信仰层次,追求超世价值,对世间的物质利益看轻看淡;第二层次是道德层次,义在利上,追求利益不能伤害正义;第三层次是经济层次,追求利,但要守住法律与道德底线。

  现在,很多人的心灵,充溢着对物质的迷恋、崇拜与幻想。我们社会要重建道德,需要有物质支撑,但不能永远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不可能靠物质财富获得尊重,决定品质与持续生命力的,是文化的力量与心灵信仰的力量。

  精神与物质追求的和谐点在价值追求

  所谓的“心灵信仰的力量”,应该如何理解?

  吴祚来:传统中国文化认为,静以养心,俭以养德。安静与平静的状态,对心灵最有益,而一味的物质财富追求,可能离心灵的需要更远。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了30多年,个人与社会都有必要调整步伐,安静心灵。

  我们不仅要追求利益,更要追求共同的价值。“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是共同的价值;而柴火,则是眼前的利益。当财富与利益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我们要守护的,是共同的价值,譬如公平公正、民主责任、互助关爱、和平共生、生态保护等等,不能为了一己的利益,而忘却了心灵中最有价值的追求。价值追求是提升社会心灵素质的最佳方式与途径。

  在追求共同价值的过程中,社会管理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吴祚来: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是社会生态的二极,人不能靠精神生活,亦不能只有物质生活,如何协调精神与物质追求?和谐点在价值追求层面上。政府不能因倡导公民的精神追求,而忽视百姓的实际利益,只有公益组织与宗教慈善机构可以一味地倡导人们精神奉献;政府亦不能倡导人们追逐利益,或地方政府自身成为利益的追求者,因为只有公司与经营者可以名正言顺地追求经济效益。那么政府应倡导什么追求?

  政府应倡导的,正是价值追求。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搞好经济建设、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三者不可偏废。只有确立了社会价值体系与价值追求,才能使公民与社会重建信心与责任感。

  价值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介于精神与利益之间,只有确立了共同的价值体系,才能使利益分配公平公正,符合道德与法律意志。当人们看到正义与公正得以实现,那么,阳光就会照进每一个人的心田。

  【众论】

  缺少科学精神的文化因子

  为什么我们习惯于“制造大师”?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我们的文化因子上,确实存在科学精神的缺失,而科学精神的缺失,也就意味着阻止张悟本、李一之流忽悠大众的土壤的缺失。于是,当“大师”用那些只需常识即可识破的低级伎俩来表演时,不少人便应声拜倒了。

  “大师”的成长中显然有媒体合谋的因素。但等“大师”倒下了,媒体鲜有引导国人进行理性、深刻的反思,而只是又一次给公众搭建了一个狂热地发泄上当受骗情绪的平台。倘若只有狂热的情绪,没有坚定的价值信仰和冷静的反思能力,那么当每个人的精神都如水上浮萍四处晃悠时,明天的生活中依然可能会有新的“大师”被制造出来。有人说得好,道长李一倒了,“偶像”的黄昏其实远远未到。

  ——陈方:《为什么人们习惯于“制造大师”》

  “个体”缺位滋生扭曲价值观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缺少一种把人当作“人”的理性思维。长期的“个体”缺位,滋生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这就是,有些人既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也不把其他人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人。

  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是通往现代社会的人性基础。这并非什么艰深奥妙的道理,而是一个日常行为的准则,可于细微处见真章。固然拿这把尺子要求所有人遵照执行并不现实;但要看到,当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客观、独立精神,乃至于这种人都成了大师、偶像,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也要反思。

  ——魏英杰:《李一不是“神鬼传奇”唯一主角》

  未曾直面心灵的课题

  人好像走在路上的一瓶水,既要照顾我们身体的瓶子,又要照顾瓶中一不小心就会洒掉或被吹皱的水——很多中国人活得多累啊,每天挣扎着不让瓶子翻倾,顾不上看一眼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古今中外,一个人该如何直面和处理内心的渴望,向来是一个重要课题。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每一个人,都曾面对这样的课题,即使很多人未有清晰的自觉。这一课题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特殊性在于,这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很少直面这样的课题,从小到大,没有人开诚布公、恳切入微地与我们交流这方面的话题;从学校、媒体、亲人那里,我们都几乎得不到有关这一课题的真诚、真实的知识;几乎没有人认真探讨有关心灵问题的不同的思维框架。

  ——刘县书:《我只看到众生迷惘可怜的心灵》

  心灵需要理性与常识的填充

  一个李一出现的地方,足以让这个用科学与知识标榜的社会羞愧难当。李一让我们看到,一种反智以及非理性的东西在今天仍然大行其道。“在你最感兴趣的地方,隐藏着你人生最大的秘密。”这样的秘密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体味。但与此同时,它同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难言之隐。

  只要人类的心灵还没有被理性以及常识所填充,只要对一些价值及科学仍缺乏真正的信仰,那么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李一,李一们就总能乘虚而入。

  ——杨耕身:《我们的心灵是李一的住所》

  (摘自《光明日报》、《广州日报》、《青年时报》、《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