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率部巧过沼泽 奇袭蒙古叛军取得胜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年羹尧率部巧过沼泽 奇袭蒙古叛军取得胜利

2010年09月30日 10: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年羹尧像。(资料图片)

青海的古城遗址。(资料图片)

  历史上无数战例说明,两军作战,取得胜利的军队除了在政治、经济、将士素质、武器装略等方面具有优势以外,展现在战场上重要的指挥艺术,就是巧妙地选择与利用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敌人的天气和地形条件,只有掌握天时、地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孙子兵法》中关于天时地利的论述十分精辟,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

  知天知地的重要性

  孙子说:“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这句话的意思是,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能取胜而不会有危险;加上既了解天象,又了解地形,那就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孙子又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计篇》)他在这里所说的“天”,即天时,指适应天气的寒暑、阴晴,昼夜的长短,月亮的盈亏,四季的更迭,以及年、月、日、时、分、秒等时制的划分。他所说的“地”,即地利,指利用路途远近,险要平坦,广阔狭窄,生地死地。战争的指导者必须掌握天时的变化规律,使战争行动适应天时的变化,也应该熟知地形地貌,抢占有利地形,或变不利为有利地形,才能取得胜利。

  年羹尧率部巧过沼泽

  这里举一个利用地形条件战胜敌人的例子。话说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有个统兵大将叫年羹尧,他在打仗时知己知彼,屡用奇谋,立下不少战功。有一次,年羹尧率领大军在青海征讨发动叛乱的蒙古封建主。在敌人的阵地前,有一片沼泽地,这段地带虽然不宽,但又是积水又是淤泥,稍有不慎就有落下暗坑的危险。敌人以为凭着这道天然防线,清军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打过来,所以防守十分松懈。

  年羹尧率领清军来到之后,传令部队扎营,自己只带少数侍卫前往沼泽地察看。他一边看,一边思考着,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回营后马上传令,要求全军几万将士每人准备一块木板和一束干草,准备第二天发动进攻。到了第二天凌晨,年羹尧把大队人马带到沼泽地带,士兵们按照指挥,先把草束抛到淤泥中,上面再铺上板,用不了很多时间,就搭成了浮在泥水上的一条通道,保证了大队人马的顺利通过。

  当清军攻入敌人的营盘时,驻守的敌军将士都被弄蒙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清军大队人马竟能走过这片沼泽,竟以为是神兵天降,一时惊恐万分,乱作一团。冲入敌阵的清军,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就这样,年羹尧巧妙地变不利地形为有利地形,取得了这场进攻战的最后胜利。

  (贺远宁)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