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吕正操:曾为抗日名将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吕正操:曾为抗日名将

2010年10月13日 08:0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晚年的吕正操同志。资料照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

  ——怀念吕正操同志

  吕正操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作为铁道部的老部长,吕正操同志的音容笑貌一直萦回在广大铁路职工的脑海里。缅怀吕正操同志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更加激起我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鼓舞着我们奋勇前进。

  一

  吕正操同志1904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1922年参加东北军,追随张学良将军积极投身抗战爱国运动,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领导下,冀中抗日军民面对极端险恶的环境,机智勇敢地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积极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和“平原游击战”,为我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吕正操同志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我党领导下的一代抗日名将。

  吕正操同志与铁路结缘,源于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同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主管后勤运输,负责铁路修复和战争运输工作。在吕正操同志的指挥下,经过大力抢修,到1946年6月,东北解放区铁路的通车里程达到4690公里左右。

  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东北铁路管理局,吕正操同志任总局长兼政治委员。他还先后担任了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部长、军事铁道部副部长兼护运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他有力地领导和指挥铁路保障工作,到辽沈战役前,东北解放区修复铁路5700多公里,通车线路里程达9818公里,占全东北通车线路里程的98%。

  辽沈战役中,吕正操同志带领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员工和支前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在9天内把近十万大军和大量作战物资运送到前线,为保障辽沈战役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记特等功表彰。

  吕正操同志胸怀全局,高瞻远瞩。他认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铁路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正规化、科学化。他在主管东北我军后勤运输工作期间,就开始着手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研究。1947年3月,吕正操同志亲自起草的《关于东北解放区铁路工作向中央的报告》,引起了党中央及毛泽东同志的关注。他撰写的《论乘务负责制》的文章,刊发在了《东北日报》上。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同志与吕正操同志亲切交谈,称赞道:“你写的文章——《论乘务负责制》不错呀!我们就是要学会搞建设。”毛泽东同志提出,既要研究铁路运输,也要研究铁路建设,给吕正操同志以极大的鼓舞。

  二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同志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为发展新中国铁路事业,吕正操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开拓性的卓越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吕正操同志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运输和抢修工作,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支援我军作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同志兼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他积极协助时任铁道部部长的滕代远同志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了全国“一五”计划铁路建设规划,并参与领导建成了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的武汉长江大桥,完成了成渝、天兰、湘贵、兰新、宝成、丰沙、鹰厦等一系列干线、支线铁路工程建设任务。

  1958年10月至1967年6月,吕正操同志先后担任铁道部代部长、部长、党组书记,并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58年11月,吕正操同志在首次主持召开的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运煤为纲,大力支援农业,保证重点,全面安排”的运输工作方针和“土洋结合,大中小结合,固本简末,强干弱支”的基建方针。他立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努力改善全国铁路布局,提出了“勘测设计先行”的建设理念,组织指挥了许多重要路段的铁路选线、勘测设计、桥梁建筑、隧道建设等工作。

  吕正操同志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强调知识分子是铁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培养铁路专业人才。他十分重视铁路装备的现代化,向中央建议成立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气化领导小组。他十分重视边疆铁路的建设,西北地区的一些铁路,以及东北地区的森林铁路,都是他在亲自调研的基础上,向中央建议而修建的。他认为铁路建设,除满足客货运输之外,更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国土开发。没有边疆铁路的修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和繁荣边疆就是一句空话。

  从1959年到1960年,铁路在“大跃进”中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党中央决定由邓小平同志直接抓铁路整顿工作。吕正操同志和铁道部党组坚决按照中央精神,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雷厉风行,迅速推进,立即召开了全国铁路领导干部会议,作出了整章建制,整顿运行秩序等多项整顿工作决定。邓小平同志亲自到会讲话,批准了吕正操同志提出的九条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整顿初见成效。客车出发正点率达到98%,运行正点率达到90.1%;货车出发正点率达到88.7%,运行正点率达到84.2%,提前实现了“双九双八”的目标,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赞扬。

  吕正操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认为铁路是庞大复杂而又具有高度集中性、纪律性的企业,党的工作必须适应这些特点。他和滕代远同志向中央建议,铁路从上到下建立政治部,确立铁路政治部是铁路运输企业党的机关,为加强铁路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吕正操同志十分善于抓典型,运用典型推动工作。吕正操同志与部党组的同志一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先后选树了艰苦奋斗的孙家养路工区、文明服务的新民车站、多拉快跑的“毛泽东号”机车包车组和联劳协作的大协车站等一大批全国铁路的先进典型,在全路广泛宣传,很快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三线建设与西南铁路建设的战略决策。吕正操同志多次深入西南各省及成昆铁路工地实地考察。1964年8月11日,吕正操同志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成昆铁路是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的西南战略后方的主要干线,必须加快修建。他认为,西南地区与全国各地连接的铁路线,只有宝成、黔桂两线,通过能力很低。因此,在修建成昆铁路的后期,必须修建湘黔线,以加强西南与外区的联系。

  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西南铁路大会战迅速展开。成立了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统管成昆、川黔、贵昆3条铁路新建工程,下设工地指挥部,统一领导参加施工的铁道兵部队、铁路职工和修路民工。吕正操同志兼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不久又兼任了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

  大西南修铁路难度非常大。为了保证铁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吕正操同志深入实地考察,广泛开展调研,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提出了“抓思想、抓设计、抓部署”的工作思路。

  1965年11月,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了西南铁路工地。邓小平一行在关村坝隧道内观看了隧道开挖,沿川黔线考察了凉风垭隧道和乌江大桥等工程,还特地来到贵昆铁路铺轨最前方的关寨地区,视察了关寨三线隧道和关寨大桥的桥梁架设。邓小平同志还兴致勃勃地为关寨站题写了站名。

  在军地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10月,川黔铁路交付运营。紧接,贵昆铁路、成昆铁路相继通车。西南三线铁路的建成,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1983年9月,吕正操同志重回大西南,目睹了铁路带来的巨大变化,激情满怀地赋诗一首《川滇之行》:“蜀水滇江共铿锵,轻云嫩雨浥群芳。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

  三

  吕正操同志在铁道部主要领导岗位长达17年之久,为新中国铁路事业殚精竭虑,不遗余力。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直至离休以后,他仍然十分关心铁路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7月,听说青藏铁路关角隧道渗水严重,75岁高龄的吕正操同志,亲自带领专家前往关角隧道现场调研,并与专家们一起制订治水方案。2006年7月1日,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安全平稳运营,有力促进了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吕正操同志感到无比欣慰。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国家以及部分经济界、学术界、科技界的人员提出了铁路为“夕阳产业”的命题。对于这种言论及影响,吕正操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会见有关专家,发表了综合运输问题的谈话。他提出,就中国国情而言,要多建铁路,要加快铁路发展。吕正操同志的谈话,在学术界和科技界引起较大反响,得到绝大多数科技人员的认同。

  吕正操同志在亲赴华南等地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于1990年3月17日,向江泽民总书记提交了关于交通运输业的书面意见。他认为,我国仅53000公里铁路,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南、西北地区,铁路更少。今后每年应新建铁路2000公里左右,到2000年铁路营业里程至少超过70000公里。要尽快修通北京―九江―惠州、南宁―昆明等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新干线,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现代化铁路网,以适应煤炭和原材料工业的大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要。他还建议,建设铁路的资金来源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广泛集资。中央要给政策,允许铁路适当调整运价,可以发股票、发公债等。吕正操同志的意见,引起了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吕正操同志心系铁路,每一条铁路建成以后,他都要第一个乘火车看看。1995年6月1日至13日,吕正操同志乘工程指挥车考察了正在修建的京九铁路,从北京直至赣州。他高兴地为京九铁路题词:“高速、高质、高效建成大京九,造就一大批过硬、现代化的工程大军。要继续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铁路。”

  吕正操同志退下来后,每当党和国家领导人去看望他时,他谈论最多的话题,仍然是铁路。2005年8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戴河看望了吕正操同志,与他进行亲切交谈,祝愿他健康长寿。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吕正操同志住进了301医院,他依然对铁路发展魂牵梦萦,对铁路成功实施六次大面积提速,十分赞赏。他说,中国铁路如果还是“老牛拉破车”的速度,是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也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提速有利于推进和谐铁路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

  怀念无终期,风范励后人。吕正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追思他的光辉业绩,缅怀他的高贵品质,就是要大力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把吕正操同志倾注满腔心血的新中国铁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努力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我们怀念吕正操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吕正操同志始终坚持对共产主义无怨无悔的追求。他经历了长期革命斗争的严峻考验,无论是战争年代抢修铁路还是和平年代建设铁路,无论是身处险境还是面对挫折困难,始终忠诚于党,保持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和执著追求。他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文化大革命”中,吕正操同志受到冲击和迫害,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共产主义信念。1970年7月,他结束了7年的铁窗生活,便立即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他按照邓小平同志有关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铁道兵部队“兵改工”工作,作出了新的贡献。

  我们怀念吕正操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追求真理、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吕正操同志始终坚持深入基层的求实态度。在任铁道部代部长期间,多次深入沿线工地现场,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大家排除困难,科学施工,形成了《西南铁路勘测设计工作条例》。吕正操同志的科学态度,得到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条例》,全国广大工程设计人员鼓起革命精神“下楼出院”,深入现场,改进工作,推动了工交及铁路部门设计工作的科学化。

  我们怀念吕正操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勇挑重担、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吕正操同志始终坚持苦干实干的务实风范。早在战争年代,他担任东北行政委员会铁道部部长时,面对严峻考验的形势,提出了“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新中国建设时期,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直接组织指挥了一系列重大铁路工程建设,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怀念吕正操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吕正操同志始终坚持党性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不居功,不诿过,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无私无畏的崇高形象。他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或离休以后,每年都要离京外出几次,调查研究,查看铁路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要求,他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书面报告,坦率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提出要进一步确立“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的观点,强调要加快铁路建设,使运输能力与承担的运输任务相适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的需要。他十分关心中国高铁的发展。他认为,高速铁路的大发展,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必胜之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响亮宣言”。他在病重期间,还十分乐观地对前来探望的铁道部刘志军部长说:“我这一辈子,中国什么样的火车都坐过,就是没有坐过中国自己的高速列车,出院之后,我要好好过一把坐高速列车的瘾。”然而,吕正操同志没有等到这一天。2009年10月13日,他以106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铁路事业。

  吕正操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犹存,他的思想永在。吕正操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化作促进铁路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在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铁政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