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揭伪书的“画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狠揭伪书的“画皮”

2010年11月02日 14:4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假托名人名字出书,已成为书刊市场的一大“奇观”。近日在“从假冒南怀瑾先生之名的各种伪书泛滥看中国文化市场”座谈会上,人们见到了不下20种“伪书”。这些书均未得到南怀瑾的授权,书的内容也并非南怀瑾本人原汁原味的表述。

  其实名人“伪书”由来已久。这些年来,凡当红作家,几乎无一能幸免。据说在作家叶永烈的家中,就有一个专门的书架,放着几十本各地出版的冒用他名字的图书。前两年,一些作家都因曾被出版社假借自己的名字出书,拍案而起打过“伪书”官司,多家出版社因此受过处罚。然而,名人“伪书”之烈,至今未得消停。

  名人“伪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明显的。这些“伪书”扰乱了图书市场,伤害的是整个出版业,在严重侵犯名人正当权益的同时,令读者上当受骗,久而久之,读者还会对图书保持信心吗?

  人们敢于明目张胆地违规出版名人“伪书”,无非就是冲着一个“钱”字。显然,出版“伪书”的成本极低:除了印刷成本,昂贵的版权费用、作者稿费等皆不用付。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着管理真空,使得出版名人“伪书”收益很大。

  由此可见,名人伪书泛滥成灾的关键是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除非打起官司,有谁曾经主动应用相关法规处罚出版“伪书”行为?违法成本低,“伪书”自然就会越来越多。因此,狠揭“伪书的画皮”同时,必须在健全法律和提高执法力度上下功夫。否则,“伪书”之乱难以禁绝。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