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京剧:从解禁到申遗

2010年12月02日 15:1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上天冥冥的安排,记者昨日整整一天的采访,都和京剧有关。

  上午是北京京剧院正在排演的新编历史京剧《蝶海情》的建组会;中午,是国家京剧院推出的全新贺岁京剧音画大型演出《国韵·至爱篇》的媒体见面会;下午则是文化部关于京剧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举办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的发布会;晚上,又在长安大戏院迎来了北京晚报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的纪念演出。

  短短的一天,如同一部飞速倒放的历史纪录片,浓缩了中国京剧艺术三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从当年恢复传统老戏,到全国各院团多年来排演大量精品新作;再到今年京剧成功入选“非遗”,今日的京剧人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创新发展国粹艺术……这其中,既有当代京剧人为毕生事业付出的巨大心血和不懈努力,也有媒体和观众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关注和支持;既有国家对传统艺术的重视与关爱,也有世界对中国文化财富的欣赏与认可。

  有人感叹:没有当年《四郎探母》的解禁,就没有日后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今天京剧的成功“申遗”。确实,从昔日《四郎探母》的解禁,到今日京剧艺术的入选“非遗”,中国传统艺术走过的每一步,背后都有着无数令人唏嘘不已的感人往事。如果不是今年北京晚报大张旗鼓举办纪念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演出,就连很多戏曲界人士都不知道这出传统老戏曾经承受过的坎坷多舛,也曾有人为其重见天日,冲破时代的阻力付出了巨大代价。

  同样,在人们为京剧“申遗”成功而欢呼雀跃时,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京剧的“申遗”之路同样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和努力。因为确保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存续状态和对其保护的重要性,是一个相当繁琐而又复杂的过程;如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熟的评审体系和严格的评审标准前提下,精准无误地诠释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使众多缔约国成员一目了然并真正理解,需要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各项准备工作。

  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世沧桑,京剧的魅力却持久不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其倾心奉献;同时,也让人对京剧艺术的未来充满关切:再过三十年,我们的京剧会变成什么样?这锣鼓京胡、西皮二黄,这一曲悲欢离合的《四郎探母》是否还能依旧唱得人耳热情长?

  王润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