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根基

2010年12月09日 16:26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在文化领域,人们习惯的将文化划分为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这种划分原本只是基于职业上的考虑,但是由于体制所限,专业文化从一开始就被人为地注入了高贵的血统,得到了更多的呵护。而群众文化则被视为群众自娱自乐,可有可无。这是认识上的偏差。

  (一)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文化无论从经费、人员、机构等各个方面得到的保障都远远高于群众文化,较之群众文化而言,专业文化从形式上一般表现为制作更为精良,包装更为精美,呈现更为精彩。因此,专业文化得到了一些文化管理部门和文艺家的青睐。在一些地区,已经将专业文化水平的高低,获奖的多少,作为本地区文化工作是否繁荣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从而忽视了群众文化工作。相形之下,群众文化则只能游走于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中间,“土气”、“简陋”、“业余”成为群众文化的代名词。一些文艺家瞧不起群众文化,将自己同人民群众彻底隔离,醉心于蜗居斗室,闭门造车。且不说这样的创作是否还符合艺术规律,单就创作的作品而言,由于脱离了生活,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能在自己所谓的专业文化的小圈子里得到认可,但是没有群众的基础,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其生命力也必然是短暂的,更不会成为经典。而那些来自民间的土生土长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更没有专业的学历,但是他们所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无论是歌曲、舞蹈、文学还是工艺品,其艺术之美,表达之真,却足以令专业文化工作者所仰止。而且由于来自民间,承接地气,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和作品也总是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拥有比专业文化更好的“人缘”。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虽然在待遇等各方面远远不如专业文化工作者,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执著和热情,承担着传播文化、满足需求、促进和谐的重任。有人烟的地方就有群众文化,就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身影。相比之下,群众文化更应该得到文化管理部门的尊重。

  (二)遗憾的是,一些文化管理部门和专业文化工作者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反而在“重专业轻群文”的路上越走越远。照此下去,我们的文化繁荣之路必然越走越窄,党和国家的文化惠民之策必然难以实现。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源头。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创造了狩猎舞、击石而舞、祭坛而舞等群众歌舞形式,这是群众文化的雏形。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尚没有专业文化这个称谓。专业文化只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才逐渐的人为的将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称之为专业文化。在中国古代专业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宫廷文化。但是追根溯源,以宫廷器乐、歌舞、绘画等为代表的这些古代专业文化无不是脱胎于民间,而从事这项工作的中国古代优秀艺术家更是在民间、在群众文化的浸润成长并脱颖而出的文艺人才。即便是在今天,以“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创作和演出也是专业文化一个重要方面。美声、通俗、民族唱法本身就是起源于原生态的艺术加工。而近几年,“原生态唱法”更是作为一种专门的演唱方法,列入了专业艺术的行列。群众文化作为文化源头,历久弥新。

  群众文化是滋养专业艺术创作的土壤。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把它们比作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那么群众文化则是滋养这些奇花异草的土壤。唐代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产生了两千多位各具风格的诗人,留传下来的诗歌多达五万余首,靠的就是群众文化这片沃土的滋养。《诗经》成为经典,也是历经岁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哼唱中流传、挑选出来的。没有众多的群众自创作品的披沙拣金,就难有艺术精品的诞生。当下,我们的一些专业文化工作者依然坚持的文化采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其实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从群众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创作的营养。在最质朴的群众文化艺术中,文艺家往往会激发前所未有的创作灵感,这样的创作必定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群众文化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的源泉,是真正的“源头活水”。

  群众文化是维系专业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文艺家的职责是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最终要让广大观众欣赏。人民群众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没有了观众,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文艺家也就只能是孤芳自赏,甚至失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保障。群众文化的一个根本作用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普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品鉴文化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人们才会主动的走进剧场、走进书店去欣赏文艺家的创作成果。也只有当人民群众通过不断的群众文化的熏陶,对文化艺术有了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追求的时候,人们才会主动的去接收文艺家的辅导。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文化是否繁荣直接影响着专业文化的蓬勃发展,甚至影响着某一个艺术门类的生存和消亡。

  (三)实际上,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从来都不应该是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任何割裂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的观点,使之形成对立;任何侧重某一个方面发展,使之形成偏颇,都是极其错误的。群众文化滋养着专业文化,使专业艺术创作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使作品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专业文化又反哺着群众文化,帮助群众文化去粗取精,提高水平,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二者形成合力,则推进文化建设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最能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心灵纽带。而群众文化则守护着民族文化之魂。群众文化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去粗取精,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千百年来,群众文化已经成为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最主要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的根基,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廖 文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