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农民工文学与构建和谐社会

2010年12月09日 16:26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当下叙述农民工群体的文学中,乡村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被抛弃的对象。他们抛弃乡村追逐城市,到城里去的想法在他们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作家们很准确地表达出农民对城市向往的深层心理,农民对城市的向往不仅仅是对城市发达物质生活的渴望,更是对先进文明的向往,这是农民工进城大潮的内在推动力。然而,城市并不是他们头脑中想象了无数遍的城市。来到城市里的农民虽然有了更多的就业赚钱机会,但是他们却深深地体验并承受着来自于城市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时刻处于焦躁与不安之中。作家把农民工放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加以分析与把握,在和城里人、尤其是同龄人比较中,不断地积累和体验不满意和被剥夺的感觉,并由此慢慢形成一种强烈的反社会情绪和失范行为取向。农民进入城市以后,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熟悉的、充满着“陌生人”的世界。他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建立的那些联系、所遵循的规范和概念,大都被远远地抛在了家乡,他们在这个充满陌生人的城市社会中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农民工文学深刻地揭示了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不适应、城市人对他们的歧视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和心理上的紧张和危机。可以说,当下的农民工文学从农民工进城动机、进城后精神面临的危机,以及逃离城市与对抗城市等角度全面反映了农民工的生活及精神事实,为我们准确把握这一群体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参考。

  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种社会精神层面沟通的和谐状态,城乡之间的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而城乡之间精神沟通与交流的现实状况则通过农民工这一群体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与人的心灵世界距离最近的,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以及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经济对策的提出,文学则更能深入农民工群体的精神层面,探询从精神心理角度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出路。农民工文学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对其生活的描写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它反映了农民工群体整体精神生存状态,反映了来自于乡村世界的农民工在城市面前所表现出的精神困境,反映出了农民工所深切感到的来自于城市人的歧视。农民工文学实际上就是对城乡之间精神融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和谐状态的反映。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农民工文学的创作者,不仅有专业的作家,还有出身于农民工的作者,那么在他们的文学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则会更加贴近农民工群体的实际。他们在文学中表达出来的精神困境则是农民工整体所面临的,或者说是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我们通过农民工文学反映出的以农民工为载体的城乡之间的精神局面,着手研究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精神沟通与交流,则能有的放矢。

  和谐是一种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能够达到一种精神上有效沟通与交流的理想状态。和谐社会中,城乡之间要达到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近几年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保障农民权益相关政策的出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保证。从城乡之间关系的现状来看,要实现这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农民工这一来自于乡村、生活于城市的群体与城市、城市人之间的精神融合问题。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能全面深刻及时反映农民工精神思想的农民工文学给予关注和研究,为解决和谐社会局面中的城乡精神交流提供一点决策上的依据。

  苏 奎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