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什么带给绛州鼓乐艺术活力和尊严

2010年12月10日 16: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1992年夏我首次来到绛州大鼓的发源地、位于晋南的新绛县,为当地的农民鼓手录制第一张《绛州大鼓》唱片起,己过去了18年。这期间,我到新绛县达10余次,与生长在这块古老鼓文化土地上的农民鼓手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情谊,而在协助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让我对民族文化的保存和推广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在新绛县,农民对鼓乐的酷爱到处可见:沐浴着晨曦在河边练鼓的老农,把家中老牛卖掉也要坚持击鼓的农民,对家族代代打鼓津津乐道的老奶奶,还有放在路旁、暴晒在阳光下的古旧大鼓……到这里之前,我从未感受过如此浓厚的鼓文化气息。似乎鼓乐就是这块土地的灵魂,就是这块土地上所有人的骄傲。而当我站在新绛县唐代古庙龙兴寺前,第一次听到农民鼓手击起磅礴大气的鼓声、看到那从未见过的鼓手击鼓的神态时,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涌上心头,全身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急缓多变的击鼓节奏与刚柔悬殊的力度瞬间对比,仿佛再现了唐初李世民在此屯兵时的擂鼓之威;鼓手们一举槌一抬头间,都让人看到在他们身上流动着的独特的鼓文化血液——他们不愧是山西鼓文化历史中的显赫一族!这时,我们在场的人心中都有了数:这就是我们要的具有感染力的中国鼓乐!

  因为出了第一张唱片《绛州大鼓》,香港艺术节的节目总监找到了我,并于1995年向绛州鼓乐团发出邀请。记得距离那届香港艺术节主办的《绛州大鼓音乐会》演出开始只有两星期时,主办方打来电话,告知票房只卖出两成,十分担忧!因为当年香港谁也不知道绛州大鼓是什么,于是,我与鼓团团长王秦安商量,决定先将鼓团最大的3面大鼓运到香港文化中心大堂摆放,展示一下绛州大鼓的声威。我们还在大鼓旁边挂出一条醒目的标语:“声传百里,地动山摇,国之瑰宝,绛州大鼓”。这个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大批香港媒体前来拍照并报道。香港人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鼓,报纸消息一传开,很多市民跑过来开眼界。有些人都已经站在大鼓前面了,还难以相信居然有这么大的鼓,依然以为是道具。当他们亲手敲响大鼓,并被那种低沉浑厚的鼓声所震慑时,才如梦初醒般发出惊叹之声!

  就这样,几千张门票在剩余的两周之内一售而空。但此时,又有人对观众会不会在节目演出时离场表示担心,因为鼓乐在大家的旧有印象中,实在是吵闹的音响。出乎意料的是,两场音乐会共3000多名观众,不但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而且在节目结束后,大家仍久久不愿离去,以雷鸣般的掌声让鼓团加演了节目。事实上,绛州大鼓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演出,只要观众进场后看到鼓团的表演,无一不被这批农民鼓手的鼓艺所打动!

  有一次,绛州鼓团应邀赴丹麦参加奥胡斯音乐节的演出。在音乐厅排练时,大家发现后台有几个日本舞蹈团的工作人员正在堆放布景道具。日本舞蹈团的节目比绛州鼓团要晚两天,但他们的布景道具却堵塞了通道,致使大鼓难以在台上顺利进出。因为与日本人交涉不得要领,找到剧场的经理也未获处理,鼓团的农民确实是火了,决定自己动手,将堵塞物搬离通道。这下子日本人也生气了,跑去找剧场经理投诉。剧场经理本来准备到现场制止中国农民的行为,但当他进入剧场后,却一下子被台上农民鼓手的精彩表演震住了。不是说这只是一批来自中国农村的业余农民鼓手吗,怎么会敲出他从未听过的高水平的鼓乐呢?剧场经理被折服了,他反过来要求日本人不要阻碍鼓团的演出。后来正式演出时,农民们的表演获得了现场观众长达5分钟的欢呼。庆功会上,奥胡斯市市长西蒙森把绛州鼓乐艺术团称作“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体”,亲自在门前迎接这批来自中国农村的鼓手。

  既有历史传统积淀,又有文化和艺术水平的绛州鼓乐从1990年至今,已在国内赢得了数十个奖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我们视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瑰宝,向世界各地传播、宣扬。纵观中国鼓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如今的传承,都不能离开孕育他们成长的那片土壤。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种真正扎根于土壤里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其存在的价值和感染力是难以估量的!余昭科(香港)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