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沪松江石湖荡现百年铁路桥遗址 或与史量才有关

2010年12月15日 15:57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通讯员 陈佳欣 记者 程贤淑

  昨天,记者从松江区获悉,该区石湖荡沪杭铁路沿线发现了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铁路桥桥墩遗址。对史量才生前遗物颇有研究的松江区收藏协会崔辉告诉记者,从史料记载的线索来推断,这百年桥梁遗址有可能与报业巨子史量才有关。

  该桥梁遗址位于沪杭铁路沿线,斜塘江边,石湖荡镇和小昆山镇交界处,目前仅剩一段桥墩,高约3米,中间是拱形装饰石,上面自右向左清晰可见 “光绪戊申年建”的字样。

  石湖荡镇志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座始建于1908年的老34号铁路桥,曾经横跨斜塘江。上世纪70年代,斜塘江上新建了一座铁路桥, “服役”了近百年的老铁路桥也于2002年被爆破拆除。

  崔辉十分关注这段桥梁遗址。他曾经收藏了许多与史量才有关的遗物,其中包括史量才任校长的泗泾养正小学的徽章、史量才字画等,对这位报业巨子的生平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有史料记载,史量才曾经参加沪杭铁路保路运动,亲自到石湖荡桥梁工地现场指挥建设,他猜测,这一遗址可能就与其这段经历有关。

  记者随后采访了史量才研究会副会长、传记 《史量才——报业巨子》作者庞荣棣。她介绍说: “史量才在担任 《时报》主笔之前,的确曾为铁路保路权运动积极奔走。 1907年,他担任了江苏铁路公司执行董事,在监督石湖荡机务段筑路中夜以继日、风餐露宿,以致得了终身未愈的胃病。”从时间上看,这与老34号铁路桥的建设时间大致吻合,因此并不能排除他参与此桥建设的可能性。

  这一桥梁遗址所在区域由于靠近斜塘江,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历来很受重视。如今这一带由铁路部门管理,作为桥梁维修工区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片历史遗迹周边的环境显得十分脏乱,地面乱堆放、墙面乱涂画都很严重。庞荣棣和崔辉均表示,要确认这一桥梁遗址是否与史量才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考证。但无论如何,作为铁路建设的一处历史遗迹,这片区域能否得到铁路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加以妥善保护,还是值得探讨的。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