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童道明:我们还知道哑剧独角戏吗

2010年12月22日 10:2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们还知道哑剧独角戏吗

  12月间,北京有两桩戏剧盛事:一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二是北京东城国际独角戏戏剧节。

  在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开幕之前,主办方曾组织过一个小型座谈会,让林兆华和他的几个合作者———濮存昕、过士行、易立明、徐瑛说说创作体会。但在会上语出惊人的偏偏是平时少言寡语的易立明。他说:“舞美一出现,话剧就堕落了。”

  前几天在蓬蒿剧场聊独角戏,我把易立明这句话说给了万方听,万女士睁大眼睛问:“果真是易立明说的?!”闻此言大吃一惊,是因为出此言的正是当代一位知名舞美家。

  易立明这次不仅用言词而且用艺术行动来宣传他的舞台“简洁主义”。我在戏剧展上看到他参与创作的《门客》和《说客》的舞台都是空空如也的,易立明有资格像契诃夫的一个剧中人物那样高调宣称:“这就是我们的舞台,一个空的空间。”这对近年来随着舞台“大制作”大行其道而滋长的舞台上的奢华之风,无疑是个很有意义的反驳。这次戏剧展对于“空的空间”的艺术追求,也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但易立明这次放话似乎也有“矫枉过正”之嫌。新时期以来的舞美创新是戏剧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林兆华在戏剧展期间两次对我说,他最想感谢濮存昕、易立明这两人。前者帮他获得了舞台表演探索的积极成果,后者帮他拓展了舞台空间。这就说明,好的舞美只会使话剧升空而不会使它堕落。

  如果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里最引起我关注的是易立明,那么“国际独角戏戏剧节”期间最令我触目的就是游本昌了,尽管他并没有作为演员参演,但他作为观众的全神贯注的全程参与,使这个戏剧节有了别样的生气与意义。14日的研讨会上,年过七旬的游先生首先发言,盛赞东城区政府、中国剧协《剧本》月刊和蓬蒿剧场合作举办这个戏剧节的创举,最后他这样说:“戏剧的春天来临了,我愿意参加这个队伍!”这个戏剧节竟然激发了中国哑剧独角戏老前辈游先生如此的创作激情。

  这次戏剧节,由来自五个国家的十六位演员演了十六出独角戏,真称得上精彩纷呈,但偏偏没有一出哑剧独角戏。而哑剧独角戏表演的大师级人物游本昌偏偏一场不落地出现在观众席上。这能不“触目”吗?

  我们称之为“新时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戏剧有两个耀眼的亮点:革新话剧的崛起和哑剧独角戏的复兴。游本昌、王景愚与王德顺便是当时的中国哑剧独角戏三杰。但随着他们三人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而先后从哑剧舞台退隐之后,自21世纪开始,哑剧独角戏便在中国成为绝响。

  这一阵子,我在蓬蒿剧场一再看到游本昌老师对围坐在他身边的青年记者们“痛说”中国哑剧独角戏的“家史”时,心里会产生一种感动。这次独角戏戏剧节无疑点燃了游先生复兴中国哑剧独角戏的热情。让中国哑剧独角戏表演“后继有人”,也不单是游先生一个人的愿望。但现在的青年演员要达到游本昌们当年的技艺,是非得“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地训练好几年不可。他们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与意愿吗?不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想到这里就益发加深了我对游本昌先生的敬意。

  我有一个乐观主义的预感,这次国际独角戏戏剧节很可能成为催生中国哑剧独角戏又一次复兴的契机。

  □童道明(戏剧评论家)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