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从梁庄思考乡土中国:适合用全球化模式来发展?

2011年01月07日 14:5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前不久,《中国在梁庄》正式出版了。这是一部刚刚捧得2010年“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的作品。作者梁鸿以家乡河南梁庄为调查对象,采访百余人,通过一个个乡村人物的具体命运,将这30年间农村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变迁和所面临的现实危机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本书,写梁庄,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梁庄质疑、修正了关于农村的种种通行定见。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来自“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的这些评论或许正恰当指出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位中文系出身的学者所做的乡村调查。作为一名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的学者,梁鸿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家们写乡村的作品非常多,我自己研究乡土文学,却总有一种不太满意的感觉:我认为很多乡土小说中,并未看到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乡村具体而微的细节。”于是,在2008年和2009年的寒暑假,梁鸿回到了偏远而贫穷的家乡梁庄,用近5个月的时间到村里的每家每户去走访。对每个乡村人物个体的关注、对乡人生存状态细节的陈述,是《中国在梁庄》的一大特点。“我努力呈现的是那些被宏大叙事忽略了的微观叙事:关于个人的,关于生命的,关于情感的。”背井离乡去打工的青年人,留守在新建的大房子里的孤寂老人,缺少母爱父爱、喊着读书无用的孩子们,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正是这些具体的生命,构成了乡村的主体,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欢离合都深深地印刻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

  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梁鸿有时候就直接用乡亲们自己的口吻来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更没有用理论的眼光去“审视”。她坦言,作为一个作家,她所作的只是“发现”与“展示”的工作。梁鸿认为,梁庄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代农村的普遍命运,梁庄所经历的变化也恰恰是乡土中国与现代性冲突的缩影。但对于这种冲突本身,她自己也暂时给不出任何答案。“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难以用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衡量。”但她希望,读者能够因为她的这本书,而对“我们的社会、文化与现代化进程多一个思考的维度”。毕竟,“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农村,而且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但乡村是否真的就适合用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呢?将“熟人式的”、“家园式的”乡土文化模式,替换成“陌生人式的”、“个体式的”城市文化模式,会不会过于绝对化?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呢?这是梁鸿的困惑,也是她留给我们的思考。

    李靖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