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美国作家为何十七年无缘诺贝尔奖

2011年01月14日 17:4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百分之零点七!美国作家为何十七年无缘诺贝尔奖

  美国对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状况持续稳定下滑,新书品种去年大跌一成有余。

  “2010年太烂了!”罗切斯特大学专门研究翻译文学市场的“百分之三”项目在1月5日发表的年度报告中,失望至极地写道。

  根据百分之三的统计,2010年美国翻译出版的外语小说和诗歌总计317种,较之2009年的357种减少了40种,跌幅为11%。而2008年这一数字尚为362种。

  所谓百分之三,最早来自鲍克公司数年前的统计,指每年在美国出版的图书中,译作仅占3%。这一数字被广泛引用,用以哀叹美国文化界的孤立主义和自闭传统。

  但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学者们怀疑,3%也属高估,遂决定创设“百分之三”计划,自行追踪,所用方法是广泛收集书目,同时向出版商咨询,终自2008年起,连续获得相对精确的数据。果然不出所料,三年来的数据表明,百分之三只是就全门类译作而言,而在小说和诗歌领域,译作比例竟连1%都不到——大约只有0.7%!

  罗大的学者们深为苦恼。而让他们对美国出版界和文学界感到“更大羞耻”的是,这0.7%的译作中,只有微量部分能在市场和报刊的书评版面上,挤得一片小小的容身之地,并有幸进入主流视野。其余大部分都如过眼烟云,乏人问津。

  回想2008年夏末,时任瑞典学院常秘的贺拉斯·恩达尔公开抨击美国文坛,称美国文学过于孤立,过于自闭,翻译引进的不够,没有真正参与广泛的文学交流,“无知者自缚”。此言一出,美国媒体炸锅,有人建议恩达尔应该先回家读书,看看梅尔维尔、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纳博科夫,也有人批评他的欧洲中心主义,言下之意这是殖民时代的余孽。

  自1993年获奖的托妮·莫里森之后,美国作家已整整十七年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恩常秘那一席话实为一针见血,一箭锥心。美国人民的激愤不久便转为悲观。去年夏天,新锐评论家李·西格尔在《纽约观察家报》上撰文,声称美国小说已死,再次引发全国震荡。

  最近几年,一大批文学名宿先后故亡,如索尔·贝娄、威廉·斯塔隆、库特·冯内古特、诺曼·梅勒、约翰·厄普代克,以及早已自绝红尘的大隐公塞林格,余下屈指可数的几位也已七老八十,廉颇谢饭,如菲利普·罗斯和汤姆·沃尔夫。而新一代作家尚无力填补老一辈留下的鸿沟。媒体一度对少壮的乔纳森·弗兰岑寄以厚望,去年冠之以“伟大的美国小说家”头衔,并让他以活作家之身,登上《时代》周刊全球四种语言版本的封面。但以其冗长的小说新作《自由》来看,弗先生能否挑起美国文学中兴的重担,仍可加以九分怀疑。

  百分之三认为,翻译文学出版的下滑,原因之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量美国出版商破产、重组、裁员、减少开支,市场小、利润低的翻译文学受创甚重。报告担心,编辑们会将更多精力放在本土庸作和“披着图书外衣的娱乐产品”上,因此,2011年美国的翻译文学出版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美国却在源源不断地外销文化垃圾。比如MTV的系列青春真人秀节目《泽西海岸》(Jersey Shore),日前销至日本。考虑到普通日本观众不解美国地理,MTV日本公司决定将该剧改名为《粉头野郎》。“野郎”是个很不好的词,读“牙路”,“八格牙路”的“牙路”。《泽西海岸》于是成为《粉头王八蛋》,隆重播映,宣传口号是“全米视听率No1!”。日版剧名再被译回英语的“Macaroni Assholes”,一度耸动了全美视听,米国后生们乐不可支,而有识之士再次指出,此乃“译失”的又一例证。

  记者康慨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