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兔年逛庙会 难闻新“味儿”

2011年02月10日 15:4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传统小吃唱主角 游艺形式太老套 商户、主办方两犯难

  兔年逛庙会 难闻新“味儿”

  “没劲,感觉跟进了糖葫芦和羊肉串特卖场似的”。昨天,本市各大庙会落下帷幕,不过,“年年岁岁都相似”的主打商品和乏味的庙会形式,还是让不少市民大失所望。

  记者调查发现,特色小吃和传统游艺为庙会赚钱最快的两大项,本着赚钱为主的春节庙会难以创新。

  ●走访

  羊肉串场场“唱”主打  庙会难见新玩意儿

  昨天,记者在龙潭、地坛等庙会中看到,糖葫芦、羊肉串、茶汤、灌肠等传统小吃遍布各大小庙会,而游艺区里均以投球、打枪、扔飞镖项目为主,就连场边摆放的布偶奖品很多都在去年的庙会上跟游人“打过照面”;展销区的兔子耳朵、动物造型帽子、拼图等也都看着“眼熟”。“稍不留神儿,买回了跟去年一样的东西。”市民于小姐苦笑着说。

  不过,今年的庙会上也有新鲜面孔出现。龙潭庙会上,一个以卖游戏《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玩偶为主营项目的摊前围满了人,但这样的店铺在各大庙会中的数量屈指可数。

  据老板介绍,他们卖这些产品就是看准现在年轻人喜欢。“现在卖东西主要就是卖个新奇。”

  但记者发现,这样的店铺在各大庙会上屈指可数,除了该店家,仅有台湾小吃以及麻匪面具等是今年庙会出现的“新鲜货”。像金融危机时“牛粪”等能被全民理解的玩具,实在少之又少。

  ●调查

  抽查500名市民  大多偏爱庙会小吃

  记者调查了地坛庙会、厂甸庙会、龙潭庙会、大观园庙会、圆明园庙会等处共500名游客,对其逛庙会所买商品进行了抽样统计,结果证实,市民所买庙会商品确实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游戏币、羊肉串、布偶玩具等这些传统商品仍是市民在庙会中购买最多的。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市民抱怨总是那几样传统小吃实在没劲,但不论是老项目茶汤还是新项目台湾小吃,居然品尝购买率都高达78%和83%。

  市民在庙会上购买物品情况

  物品种类 购买人数比例 平时是否能购买 是否每年庙会都有

  游戏币、面具等游艺产品 67%的人曾购买 能 是

  假麦穗、假糖葫芦等节日装饰品 27%的人曾购买 能 是

  拼图、十字绣等日常装饰品 12%的人曾购买 能 是

  糖人 6%的人曾购买 不易买到 是

  茶汤 78%的人曾购买 平时外地人不易买到 是

  面线等台湾小吃 83%的人曾购买或者品尝 平时不易买到 并非每年都有

  羊肉串、臭豆腐等各地特色小吃 97%的人曾购买或者品尝 能 是

  麻匪面具等影视、游戏衍生品 21%的人曾购买 平时不易买到 并非每年都有

  ●分析

  商户怕赔本  主办方创新难

  采访中记者得知,庙会商户要么是做自己的老本行,觉得“有经验”,要么是仿照各景点平日的畅销产品,自己也来卖。

  “我们也想进些新鲜玩意儿,可实在不知道该进什么大家才喜欢,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赔了怎么办?”龙潭庙会上一位商户感到十分为难。

  商户们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在大观园庙会售卖小吃的老板就发现,自家卖的爆肚一上午就可卖掉一锅,可新引进的元宝蟹却只吸引游客们好奇地观赏,下嘴的人并不多。

  地坛庙会组委会宣传处负责人称,每年庙会都会按照生肖安排主题,但是对于庙会上流行什么,却是由商家的选择和游客的喜好决定。庙会招商时,各商家并不透露自身售卖的商品内容。

  龙潭庙会组委会工作人员称,今年同往年一样,饮食区卖得最火的仍是羊肉串等特色小吃,而游艺设施每年确实基本上都相同。

  不过今年庙会招商为了突出非遗等文化特色,控制了饮食、百货摊位,仍旧会按照此方向努力下去,以后的庙会会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近几年庙会的商业效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今后必须要强调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

  但地坛庙会宣传处负责人坦承,其实不少传统民俗活动在尝试创新中也会遇到困难,比如被部分民俗专家称赞的“海选皇帝”,后来就有民俗专家又来反驳“到处都是皇帝”。地坛庙会目前还没有考虑过进行改变,明年是否依然“新瓶旧酒”,还得等今年总结会开完后才能确定。

  民俗专家建议

  主办方应提高门槛  多打文化牌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认为,作为春节最重要的民俗之一,庙会应与一般的游园会、商品展销会、美食节区别开来,要多打一些文化牌。

  同时,主办方应提高门槛,引进商户时具有选择性,并多搞一些体验性更强的传统民俗活动,而民间手艺人不能再做每年都一样的“老古董”,也要加入现代时尚元素。

  文/记者 王祎 王妍

  实习生 申小酌 于瞳  王一博 刘昊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