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李金宽:说相声要耐得住寂寞

2011年02月10日 18:10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说起李金宽的师承,他曾跟随常宝霆、白全福、郭荣启学习相声,并拜在名家张庆森门下。说起李金宽的阅历,无论当年的众友,还是当下的名流,他都是至关重要的“四梁八柱”。说起李金宽的艺龄,老人家默默在曲艺界舞台上已经打拼40年了。但是,李金宽既没有大红大紫,也没有成为尹笑声、刘文步、佟有为那样的茶馆相声名家。甚至当一群年轻人在茶馆声名鹊起的时候,李先生依然站在小演员的身后,为他们量活捧场。上网搜索李金宽的名字,基本都是“传帮带”年轻人的报道,对于李先生自己的介绍文字却寥寥无几。就这样,在相声艺术的追求中,李金宽把多半生的精力奉献给了自己喜欢的曲艺文化。谈到自己的艺术人生,他说得最多的还是对传统的保护,以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用他的话说——说相声要耐得住寂寞。

  12年了风雨再大也不能误场

  对于眼下的生活状态,李先生很知足,因为当初成立相声队时,他在燕乐表演,一周才几十元。现在一周能有上千元收入,他就很知足了。“我对于收入不在乎,我太喜欢相声了,当初我也认真,现在在舞台上也负责。我一生只考虑相声,什么都能丢掉,唯独相声不能,我就是有这种傻子一样的执著劲头。”眼下,李先生没有小汽车,没有专职司机,也没有什么经纪人。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他在去园子时还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城市中的公共交通方便了,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只能骑车,坐公交要走很远,不管刮风下雨都得坚持。有一年下大雨,我们从名流出来时,水都已经过了膝盖,但是还要赶下一个场。看着大雨不停,推着自行车出门!只要护好了演出服,我们什么都不管了——趟着水、推着车出来赶场很难受,但是想到剧场中等待我们的观众,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金宽告诉记者:“12年了,多大的风,多热的天,多大的雨我们也不能误场,因为我知道观众在等着我们听相声。有时候观众只有几个人,但是我们也要认真表演。有一次,我遇到了外地母女俩,专门来天津听相声,那天天气不好,园子里面只有她们两个人,但是我们依然认真表演。最后,演出结束,她们非常受感动,说感谢我们这些相声演员,感谢天津人民。我们何德何能呢?但是这个时候我自己觉得,我们代表了天津人的专注和热情,我们觉得自己能为天津相声正名,让外地朋友回到家乡为天津相声竖起大拇指,目的就达到了。”

  不是你在台上火了就是相声

  多年来的业务钻研让李先生对很多年轻演员的表演非常不满意,“有一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是你在台上火了,就是相声,不火就不是相声。不懂得传统,就不懂得相声。”李先生说:“我学相声40多年了,但是在茶馆说了12年,众友多少年,我就说了多少年。我今年60多岁,快古稀之年了,我觉得大家应该尊重传统,尊重老先生——老先生听完现在年轻演员的表演,生闷气,骂街。我有时候和老先生们聊天,真的感慨,传统相声到我们一代画上句号了。我希望大家尊重老先生,不要在口头上,要从行动做起。现在的老先生,比如少马爷、田立禾先生、尹先生,他们的活儿一直具有生命力。但是很多年轻演员的活儿,当时可能有点效果,但是永远不会有生命力。学习相声要耐得住寂寞,观众是演员培养出来的,演员是观众捧起来的。演员总给观众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失去了传统相声的意义。”

  李先生说:“80后、90后的观众认为相声只要乐出来就行。所以很多年轻的相声演员对传统相声不下工夫,反而着力于笑话和包袱,他们加了很多外插花的东西。很多时候,年轻演员是逮什么说什么,所以现在茶馆中50岁以上的观众就少了。如果你固守传统,一定会有冷场,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放弃传统内容。我举一个例子,有个段子叫《学聋哑》。本来过去叫《学四相》,现在头里两相‘男相’‘女相’都不学了,甚至很多年轻演员连不好掌握的‘聋相’都不学了,单独使一个‘哑相’。‘哑相’能火呀,大家都是把这个火的拿出来,然后加上一堆‘垫话’,就成为一段活儿,但是我觉得这不是相声儿。”对于年轻演员是不是受郭德纲的影响,他说:“可能受郭德纲的影响,但是我不想这么说,毕竟人家现在是大腕,而且茶馆的年轻演员都是这么做。我以前是曲校老师,我觉得不管新相声还是传统相声,必须要有传统的基础。但是很多新演员没有在传统扎实的基础上发展,而是急于求成,往往效果不好。”

  利用高科技反映新生活

  虽然生活中保持了很多传统的习俗,但是李老的现代意识格外超前。他的儿子李梦华就是著名摇滚乐队“安定因素”的主唱,在儿子的熏陶下,他对互联网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现在经常要和儿子抢电脑,我主要查看各种业务上的信息资料,要知道郭德纲的成名就离不开网络,所以我们相声演员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一定要利用高科技,反映新生活。传统不是不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不能为了迎合年轻和时尚的观众盲目讨好人家。相声要发展,与时俱进很重要,但是不能离开传统的根基呀……”他自己在闲下来的时候也会熟悉业务,背一背经典的贯口。按照他的话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练功嘴就会笨,嘴皮子没有劲儿,演出的时候就容易‘吃栗子’。”他说:“我们早晚都要背‘趟子’,早晚功还要喊嗓子,冬练三九的功夫一定是要有的。现在早晚我也会抽空背背‘贯儿’,这样才对得起喜欢自己的观众。《八扇屏》《地理图》,我们这些演员基本能脱口就来,我们年纪大了,不服老是不行的,脑筋不好使了,所以更要在平时里多练练功……”听着李老的感慨,记者深深感受到了演员带给观众笑声之外辛苦的一面。作者:翟翊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