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丁玲与《文学报》:首先在“大课堂”主讲

2011年02月23日 17:52 来源:文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丁玲与《文学报》

  1

  丁玲复出于新时期初期,《文学报》也创刊于新时期初期,同样的历史条件,类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使两者之间拥有了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转折时期文学工作者应有的承担,更使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共同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更大繁荣而努力。在获知《文学报》即将创刊后,丁玲随即寄文来表示支持,并在《文学报》举办的“文学创作讲座”中应邀主讲第一讲,和广大业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共同探讨对于文学与写作的看法,提出“我们民族文化有优秀的传统,许多东西使外国人着迷,我们更应努力继承,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脚踏实地往前走,要有民族特点,要有中国人民的感情”。

  一

  上海历来是中国新文化的重镇。鲁迅、郭沫若、茅盾都曾经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许多知名作家也是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近代以来中外文化思潮多次率先在这里交汇和撞击;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往何处去、文学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之类的严峻问题摆在广大文学工作者面前。面对着当时文艺界既生动活泼而又有点混乱的情况,杜宣、峻青、刘金等上海老作家,在中共上海市委支持下,决定创办一张报纸,使其成为新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自己的”园地。《文学报》在《发刊词》里“敦请文学界的朋友们,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青,艺无分流派,都来共同耕耘这小小的园地”。《发刊词》里还说,如果《文学报》有一面旗帜,那旗帜上面将写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团结文学界各方面的力量,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继续解放思想,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奋勇前进”。

  《文学报》即将创刊的消息公开披露之后,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茅盾同志亲自为它题写报头,并撰写了《欢迎〈文学报〉的创刊》一文,热情地称赞它“在我国文坛上是一个创举”,还说它“是解放思想、齐奔四化时代的产物”,并对如何办好这张报纸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其他许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也都纷纷来信、来电表示祝贺,有的还寄来新作。丁玲当时复出不久,身体不好,正在厦门疗养,获悉《文学报》即将创刊,即寄来《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一文,以示支持;编辑部同仁收到后非常高兴,即在创刊号评论版上以头条地位刊出。

  《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是评论张贤亮短篇小说《灵与肉》的。张贤亮这个短篇写一个名叫许灵均的小学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后当“牧马人”的悲惨遭遇和改正后拒绝到美国享福的故事。丁玲的文章对主人公许灵均的坎坷经历和艺术形象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且这种分析融合着她的人生体验,因而很透辟、很辩证。在谈及横逆和迫害时,丁玲指出:横逆、迫害、十年、二十年,可以使人看破红尘,失去理想,失去原有优美的气质和性格,乃至于失去生命,但也可以锻炼革命者的意志,临危不惧、浩气贯天,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人民饱含激情。许灵均就属于后者。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伤痕文学”风靡时期,“伤痕”该不该写、应当怎么写曾在文艺界引起热烈的争辩。丁玲借评论《灵与肉》对此作出回应。她说:这类事读起来令人心酸,“我是不赞成把这些形诸笔墨”的,但“既然是现实生活,也就很难不触及”,我国幅员辽阔,在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在这里,便在那里”出现一些不合理想的事,这没有什么可奇怪。丁玲又说:反映这种生活,“不要写得哭哭啼啼、悲悲切切”,“不要把整个社会写成一团漆黑”,而是“要把处在苦难中的人物写得坚定、豪迈、泰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得亲密、庄重、神圣、无私”,进而彰显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是如何可爱”,也就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丁玲在极“左”路线下历经磨难、九死一生,由她来阐述这些观点也就更能使读者接受。

  《文学报》创刊时,一开始就把广大文学爱好者纳入自己的视野。当时,国人刚从“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蒙昧主义中解救出来,不时掀起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爱好文学、热爱写作的更是不乏其人。《文学报》同仁认为只要“抓住”这些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哪怕某些方面不如权威报刊,报纸也是能够站得住的。基于这种认识,《文学报》把业余作者、文学爱好者当做主要读者对象,一方面在版面上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反映他们的需求、呼声和愿望;另一方面,努力普及文学知识,加强文学青年的辅导工作,坚信从他们中必将产生有希望的作家。1983年5月,《文学报》搞了个“文学大课堂”,举办“文学创作讲座”,邀请丁玲参加开讲仪式,主讲第一讲。丁玲欣然应允,风尘仆仆从南通赶来参加。仪式上,当丁玲面带微笑出现在学员面前时,会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丁玲讲了这么几点:一、“支持办讲习班”。丁玲说,创办业余文学讲习班,她一向是拥护和支持的。延安时期,“文抗”在延安一个小山头上举办“星期文艺学园”,参加的人甚多,不少人跋山涉水走了十多里路参加。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举办“文学讲习所”(开始叫“文学研究所”),参加的人更多了,也颇有成效,可惜后来受我连累停办了,新时期又恢复了,听说还要扩大,办成文学院。现在不少地方都举办类似讲习班,且人数不少,如果一千人里出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成绩就不得了啦”。二、“写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丁玲说,“我写东西就写我个人的”,“写我了解的东西,写我知道的东西,使我产生感情的东西”,不了解、没有真情实感的东西,硬写是写不好的。丁玲又说,创作当然要有生活,作家要有感情,从哪里去获取生活、丰富感情呢?“要到老百姓那里去、到基层去”,从老百姓那里获取生活、丰富感情。三、“民族传统不能丢”。改革开放后,大门打开了,大家都争着向外国学习。丁玲说,我们应当“了解外国人在搞些什么东西,搞得好的,我们学;搞得不好的,我们不要”,千万不要把外国人早已丢弃的东西当做宝贝捡回来。另外,我们民族文化有优秀的传统,许多东西使外国人着迷,我们更应努力继承。不能割断历史,“没有鲁迅,没有二十年代,没有‘五四’运动……也就没有现在”,“我们要脚踏实地往前走,要有民族特点,要有中国人民的感情”。丁玲这次讲话后来整理成文,以《走正确的文学道路》为题,在《文学报》

  1983年7月7日正式刊出,并收入她的《文学天才意味着什么》一书中。

  二

  在报道丁玲给文学创作讲习班学员讲课的同时,《文学报》还报道了丁玲探望文学大师巴金的消息。这篇通讯是记者江迅采写的,题目为《老圃花更美》。5月26日下午,当丁玲、陈明夫妇在诗人周良沛陪同下到武康路巴老寓所探望时,巴老已在小楼台阶前等候。见面时,丁玲对巴老说,从电视里看到法国总统密特朗给巴老授勋的镜头,感到巴老的精神比过去更好了;巴老则说,他前些时候腿摔伤,休养了一个时候,现在好多了,手还能写,眼睛也好。丁玲不无感慨地对巴老说,“我们都年老了,学习、写作要细水长流,这样才能争取获得更多的时间”。版面上还配发了丁玲给巴老献花、同巴老握手的照片。巴金和丁玲是同龄人,当时两人都年届八十,互相尊重、互相激励,深厚情谊令人感动。

  由于受到包括丁玲在内的大多数作家的支持,更由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文学爱好者的厚爱,《文学报》创刊后即在群众中不胫而走,不时引起热议。每周四出报时,邮局报刊销售点前人头攒动,几十份报纸一售而空;对版面上的文章,人们更是热烈评说,好说歹说都有,而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都争着阅读乃至长期订阅。那时,报纸搞得红红火火,发行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到二十多万份,现在报社老职工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甚感欣慰。

  丁玲复出后曾接受厦门大学的聘请,任该校兼职教授。她曾两度在厦门小住,一方面是疗养(她已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一方面是写作,偶尔也给厦大学生讲课。经多方协调,厦门大学遂决定于1984年6月召开一次丁玲创作讨论会,议题是丁玲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道路,邀请国内外丁玲研究者、文艺界、学术界有关人士参加。当时,杜宣刚出访日本回来,上海第三届文代会又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听说有这么一个会,就迫不及待赶去参加;峻青因事无法出席,也寄去一个书面发言。我是厦大中文系毕业生,又在《文学报》工作,邀请我出席,更应当参加,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会议虽由厦门大学独家经办,到会的人却不少,近百人。著名作家魏巍、杨沫、马烽、秦兆阳、楼适夷、陈登科、骆宾基、蒋锡金等都到会,还发了言。

  厦门会议是首届丁玲学术讨论会,国内外许多报刊、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都作了报道。《文学报》作为一张文学艺术类报纸,更是以较大篇幅加以反映。除了发消息外,7月19日评论版上还发表了部分知名作家座谈纪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洗去极“左”路线、极“左”思潮泼在丁玲身上的污水。并发表了魏巍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我所认识的丁玲》。

  讨论会召开时,丁玲虽已复出,但平反并不彻底,尚留有尾巴,至于过去对她作品的批判及其影响则尚未触及、更未肃清。所以,魏巍说,在当时形势下,厦门大学能够筹备和召开这么一个讨论会,“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不容易的。会议过后不久,1984年8月,中央正式发文,为丁玲彻底平反,推倒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恢复历史本来面貌。会议期间,厦门大学中文系庄钟庆、复旦大学中文系陈鸣树、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王中忱、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陆文采、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彭漱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杨桂欣等倡议成立丁玲研究会筹备小组,我也代表《文学报》列名其间。厦门会议之后,丁玲研究走上了一个新阶段,《文学报》也算是尽了一分微薄的力量。

  三

  1986年3月4日,丁玲以82岁高龄走完她坎坷而又光辉的人生道路,在北京安然逝世。消息传来,《文学报》同仁莫不为中国文学失去这么一位杰出作家、《文学报》失去这么一位坚定朋友而痛惜。报社即发去一个唁电:“惊悉丁玲同志逝世,我们深感悲痛。丁玲对我国文艺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逝世是我国文艺界的重大损失,特电致唁。”有的同仁还以个人名义,或者送去花圈,或者发去唁电、唁函,对丁玲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在悼念丁玲逝世的日子里,《文学报》以相当篇幅发表了追悼情况的报道和悼念文章,并在3月

  13日,一版上以“丁玲永远在读者心中”为题,发表了1983年夏天丁玲在《文学报》举办的“文学创作讲座”上讲课时的照片和当时丁玲书赠一位业余作者的墨迹:“写文章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要深必须博,光光只有博,将失于浮;只有深,则失于窄,真真的深,必须有一定地域,非博不行。这是我的一点浅陋的体会。丁玲1983年。”丁玲这幅手迹是首次发表,因而显得特别珍贵。副刊上还发表了杜宣的《杏花红》,记述了他们两人的交往和作者对丁玲逝世的悲痛心情。

  丁玲虽然走了,但她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却永远留在人民群众心中,她的人生道路、创作成就、艺术经验更是值得认真研究。继1984年厦门会议,1985年大连会议之后,1986年6月第三届丁玲学术讨论会在丁玲的故乡湖南长沙、常德举行,会议就“丁玲与中国新文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丁玲的创作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和方向,会议还宣布丁玲研究会正式成立。对此,《文学报》作了报道,此后《文学报》仍然密切关注研究会的动态,报道每届讨论会的情况。

  上海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祥地,“左联”诞生于此,丁玲也是从这里步入文坛、名扬四海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正像贺敬之同志所说:“丁玲是继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又一杰出作家”。晚年,丁玲仍以深情的目光关注着上海和上海文学界的发展,热情地支持《文学报》,希望上海文学界能够更好地继承革命文学的传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更加团结和谐,沪上文坛更加繁荣昌盛。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个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文学报》原副总编、文艺理论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