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丹燕用文字为两位至亲画像 20年后重回故乡

2011年02月28日 09:3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年后重回故乡寻根

  陈丹燕用文字为两位至亲画像

  致力于旅行文学写作的著名女作家陈丹燕,回到故乡广西平乐,才意识到自己从未踏上过故土。是父亲在病榻上完成的私人回忆录激起了她寻根的想法,去年,完成了寻根之旅后,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父亲的回忆录创作了《莲生与阿玉:关于信仰的事》。日前,在上海举行的新书首发式上陈丹燕说,旅行中最奇妙的经历是找到故土的亲戚,续写了族谱。

  去年清明完成了寻根之旅

  记者从出版方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公司传来的图片看,首发式上,陈丹燕黑里透红的肤色,显然是那种走过很多地方的人。陈丹燕告诉记者,莲生就是她的父亲,阿玉就是她的姑妈。去年清明时节,她第一次踏上故乡平乐,追随父亲、姑妈的足迹,在陌生却又息息相通的故乡开始寻根之旅。“人生真是奇妙。在我经历了整整20年的长途旅行后,才等到一个回故乡看看的机会。”当陈丹燕真的回到了故乡广西平乐,才意识到自己从未踏上故土。

  陈丹燕回忆了首次回到故乡的奇妙经历。她是根据父亲回忆录里提到的地名作为索引,去寻访故乡。虽然父亲一直说,故乡没有亲人了,但陈丹燕还是在老家遇到了亲戚,“亲戚家保留了族谱,族谱记到父亲这一辈就停了。在我们到了之后,亲戚才把我们这一辈续写了族谱。父亲出生的房子,跟父亲描述的一模一样。”在故乡,陈丹燕甚至找到了1920年代去世的奶奶的墓地。

  姑姑阿玉没等到书稿完成

  在故乡,想象着父亲和姑妈的年少岁月,陈丹燕觉得他们似乎已经不再是长辈,所以她决定在书里直呼他们的小名。阿玉与莲生这对真挚的姐弟,终生相依。红色书生莲生,少小离家,从桂林走向延安,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因怕连累家里,他先后用过20几个不同的化名,后来索性就叫自己“化名”,他的名字也从李莲生变成了陈化明。

  一生未嫁的姑姑阿玉,早年为求生在老家苦苦挣扎,中年以后离开故乡,随弟弟一家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生活。阿玉到老年都长着一张安静、纯净的脸,从来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不断适应自己人生际遇的变化。她一生守护着自己的洁净,将要告别尘世的时候,她念念不忘的是,她将要去往的另一个世界,不灭的灵魂将要到哪里去安顿自己,谁将与她在一起?在陈丹燕写《莲生与阿玉》的过程中,阿玉正在经历与病痛的殊死搏斗,遗憾的是,阿玉没有等到书稿完成的这一天。

  在故土上对长辈旧迹的寻访,尤其是回沪后陪伴97岁的姑妈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经历,让陈丹燕开始思考老一辈人的生死与信仰。陈丹燕说,故乡没有什么亲人了。姑妈在人生弥留之际,一直在思考生死问题,思考灵魂在哪里安顿。而直到到了遥远的平乐,陈丹燕说,自己才真正认识和理解亲人,理解他们漫长生活的选择。

  “这是我的成长。”陈丹燕在谈起创作《莲生与阿玉》的初衷时说:“莲生用他的回忆录指引,而阿玉则是用她最后的声明,让我理解信仰的必要。”在《莲生与阿玉》里,除了文字,陈丹燕配了大量的寻根图片。她说,这是自己的私人记忆,但她也希望,这些文字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记者 蔡 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