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云南堆子遗址考古完成 金沙江中游考古缺憾被填补

2011年03月02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昆明3月2日电 (杨颖融 杨镜皿)2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在日前完成的云南永胜县堆子遗址考古挖掘中,共揭露房屋基址18座、墓葬140座,并出土大量遗物。考古成果对云南金沙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及考古学文化序列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记者了解到,本次永胜堆子遗址发掘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发现遗迹主要包括房屋基址、墓葬和灰坑。揭露的140座墓葬中,汇集了土坑墓、石棺墓、石构墓和瓮棺墓四种类型。其中,土坑墓多为长方形,出土器物组合包含陶罐、陶壶、陶钵等,走向为正南北向;而石棺墓、石构墓则由自然石板或石块围砌而成,多是二次葬;瓮棺墓却多用于葬小孩,墓坑呈椭圆形,葬具为陶罐,方向与石棺墓、石构墓一致,呈东西向稍偏南。

  在房屋基址中,有一座为杆栏式,仅见排列较规律的柱洞。其余17座基址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残存高度10-30厘米,房址壁面和底面均有红烧土烧结面,烧结厚度约3厘米。经考证,其具有很好的防潮效果。与此同时,考古人员还挖掘出灰坑30余个,普遍为近圆形,剖面呈坑状,个别灰坑内伴有大量不成形的红烧土块堆积。

  除房屋基址、墓葬和灰坑,本次考古还有大量遗物出土,种类及其丰富,已编号器物近千件。按质地可分为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以及少量牙饰件、贝饰件。陶器包括罐、钵、壶、豆、釜、纺轮;石器有斧、锛、凿、刀、钺、针、箭镞、璧、环、镯、砺石、研磨;骨器则涵盖锥、簪、耳环、戒指;铜器为刀、剑、矛、箭镞、针、鱼钩、铃、手镯等。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旭介绍,永胜堆子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此前云南在金沙江流域考古工作中的很多遗憾。事实证明,该遗址具有出土文物类型多、时代跨度长及不同时代层位在较小空间内叠加等特点,是较理想的考古对象。通过堆子遗址的发掘,并将发现的遗迹和出土遗物与周边遗址进行比较后可以判定,堆子遗址的时间跨度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两汉间。

  刘旭称,堆子遗址地层清晰,打破关系复杂,对于后续更细致的考古学分期,及金沙江中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研究十分有利。同时也为整个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建立了标尺,意义非凡。

  永胜堆子遗址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涛源村委会,为金沙江左岸的一片台地,海拔约1200米。该遗址在1973年首次发现,并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确认并登录。因地处在建的鲁地拉水电站淹没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0年专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半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