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日本土包子学者益川敏英为什么能获诺奖?

2011年03月14日 14:2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朱清时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出大师?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即教育思想的误区。我1979年被国家送到国外留学,回来后同国外继续保持联系,对国外的教育思想有了一些了解。我发现我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中国高校的教育思想很顽固,都认为只要知识多能力就强,所以都追求给学生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让学生学越来越多的课程,包括社会需求都要求学生有越来越高的学历。现在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但学位委员会主任却说,他们中很多都去做行政管理工作了。这已经失去了博士的意义,博士本来就是做专业工作的,但我们的领导都得是博士,这就是误区的反映,就是认为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

  这误区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创新能力并不等于知识多。实际上,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的成果都在二十、三十多岁出的。我最崇拜的一位数学家伽罗华在作出重大发明时才20岁。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见得很多,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特别活跃。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益川敏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英语都说不好,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没有护照,是真正的一个土包子学者。他是怎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呢?他在京都大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小林诚的朋友,两人有共同的兴趣,就是研究自发对称性破缺。两人特点完全不同,个性完全不一样,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共同组建了两人团队。益川敏英每天晚上都在琢磨自发对称性破缺,想到什么第二天就告诉小林诚,两人就一同做实验,开始他们做实验预测夸克的种类有4种,后来只发现3种,因而陷入了困境,实验被中断半年。1972年的一天,益川敏英在洗澡时突发奇想,他大胆猜测会不会有6大种类,存在一个6元模型。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小林诚,两人利用假期开始了2个月的实验,证明了存在6大种类。随后在2001年,美国和日本的物理学家又证实了益川敏英和小林诚实验的正确性,于是2008年授予他们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时,人们才发现益川敏英竟然对英语一窍不通。益川敏英说自己从小学开始文科成绩就不好,把他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平均以后,在班里只排中等,大学的时候他的英语一直不好,可能有些恐惧外语,他写博士论文时,英语方面的问题都要请教大学的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后来成了他的夫人。

  益川敏英的例子给中国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有谁能容忍像益川敏英这样连外语都不会的人?他这样的人在现在的中国没法升迁,没法当教授,没法提职称,没法当干部。我们什么事情都要考外语,有很多人因为英语不好而前途尽失。英语好是知识多的一种体现,英语好,你会比别人看外语书看得多一些,交流好一点,它充其量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创新能力本质的东西。

  (宣讲人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