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中山秘书撰写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信息量大

2011年04月02日 12:3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作者:冯自由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出版

  【民国史】

  □书评人 舒蠹 

  作为普通读者,日常读史,接触到的一般有两类读物。其一,如《二十四史》一样的叙事,某年月日,“国主驾崩”。这类东西,骨子里就是帝王的起居注。还有一类,则如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某年月日,来龙去脉。试图要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寻找历史规律,为读者解疑解惑。——近日读冯自由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感觉大为不同。

  知道冯自由,是因为他的《革命逸史》。那是一套三大本的历史学著作,厚重,大气。该书曾经在一九四九年前出版过数次,八零年代,也曾经再版。似乎,是以皮书的形式出现的。普通人难得一见。

  冯自由是国民党内资格最老的党员之一。早年,孙中山在日本研究革命,曾经与其父结交。当时,冯与其父亲一道,加入了同盟会。是同盟会最小的会员,时年十四岁。

  冯后来成为中山先生的秘书,亲眼目睹了清末的诸多历史事件。不仅如此,冯对于当年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纠葛也如数家珍。民国成立后,冯担任国民政府的稽勋局长。所谓稽勋局,明清两朝称之为稽勋司,主要掌管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职责。冯自由当年任职国民政府的稽勋局长,是否也是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单就权限而言,这个类似于秘书长的职位,确实适合搜集各地革命家的资料与掌故。就这一点而言,冯足以笑傲整个民国时代的历史学者。

  因为以上种种缘故,这本《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弥足珍贵。

  首先,这本书可以确信是一本信史。之所以作如是论,当然源于作者个人的特殊身份。冯早年跟随孙中山,曾独立操持许多大事。诸如同盟会在日本创办军校,在南洋创办同盟会的报纸刊物。组织革命文人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辩论、打笔仗,都亲身所为,亲自策划。期间,孙中山曾经多次赴美,同盟会内大量具体事务,更由冯一手操办。1906年,冯自由以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身份主持南方各省的党务、军务,直接指挥了1907年的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还参与了1907年的钦州防城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1908年的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他不仅是一个同盟会的老会员,更是一名资深的革命家;他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本身更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这一点,与唯唯诺诺跟在皇帝屁股后面写“起居注”的史官们,自然大为不同。

  其次,这本书信息量大,非常人所能及。写作之前,冯曾经刻意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导、通讯、私人文件,以及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记录。他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了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所本,从而使得该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于这本书的命名,章炳麟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以‘开国前’名者,以为情有诚伪,事有轻重,事后之所为者,不得与事前比;且将前之艰难,晓示后进……”章太炎的这段文字,从侧面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晚年的冯自由,作为国民党的右派,是失意落寞的;其二,这本书没有为个别领袖作传、为个人崇拜涂脂抹粉的意思。相反,曾经身为革命家之一的章炳麟认为,这本书足以用来晓喻后人,告诉后生小子前人奋斗之不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