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林怀民靠写作推广“云门” 一个人包办各种分工

2011年04月11日 15:54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多年来, “云门”在台湾打下一片江山,靠的正是林怀民用最辛苦的方式,不断追求让现代舞、让“云门”、让他的舞作、让他自己,能够被台湾社会了解。要不然,凭什么在一个几乎没有现代舞传统,对于“跳舞”抱持各种歧视、扭曲观念的社会,培养、经营一个职业舞团,不断推出新作,吸引观众进场看舞呢?

  林怀民藉以让社会了解现代舞的重要管道,是文字。用他少年时期写小说锻炼出来的文字本事,解释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更要使读者知道,他们为什么应该进场看“云门”演出,会在舞台上看到什么。有一段时间,他既是舞者、也是编舞家、也是舞蹈教练、也是舞团经营者、也是剧场经理、也是舞蹈表演新闻记者、也是舞评家与舞蹈的诠释者。这些在欧美分工细致的角色,在台湾,全由一个人包办了,所以林怀民似乎无所不在。

  《高处眼亮》搜集了很多林怀民七手八脚什么都做、什么都得做的时期的文字作品。包括他作品背后的滋养,中国传统文化、原住民乐舞、台湾历史、西方文学音乐、印度哲学……这些别的创作者默默吸收转化的文化成分,林怀民却得敲锣打鼓地说,说给社会大众听,他们了解了才能、才会亲近“云门”。包括作品创造与排演过程背后的故事,让还没进场的观众先有信心可以“看懂”舞蹈,也让离了场的观众明白原来他们看到了一出如何辛苦完成的舞码,还让舞者及工作人员理解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又做到了什么。包括向所有协助过“云门”的人致谢,将“云门”的成就光耀散发给许多人,同时吸引更多人来一起关心“云门”。

  这本书记录的,正是林怀民为了追求“被了解”的辛苦努力。

  “被尊重比被了解还重要。”领悟了这件事,林怀民为之大哭大叫,因为他得以下定决心,从“被了解”的辛苦追求中把自己释放出来。不只是不要再担心外国人看得懂看不懂《家族合唱》,而是也不要担心台湾人看得懂看不懂“云门”舞作。

  所以,在《家族合唱》之后,说故事的叙述性在林怀民的舞作中,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愈来愈抽象的表现。先是《流浪者之歌》,接着《水月》,到《行草》三部曲,这里没有明确的故事,林怀民也不站出来讲故事了,那就是舞蹈,纯粹藉由舞蹈传达讯息,尽量不经过舞蹈以外的媒介转述。

  用林怀民自己的语言说:

  “舞者不必再为角色服务,肢体获得‘解严’,动作繁复了,蕴涵也较深厚。与此平行发展的是,我不会写文章了。”

  不会写,一大半是因为不再那么迫切需要写了。不需要汲汲营营求取了解,可以有更开阔的态度邀请大家就算不了解都能来感受,文字原本扮演的辛苦却必要的角色下场了。

  “云门”得到了不需被了解就能被尊重的特殊地位,所以林怀民可以放下那支总在解释总在记录的笔,他可以不需要“会写文章”了。

  不过,这种特殊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混资历混久了,就自然能混出来的。那是“云门”和林怀民花几十年时间才赢来的。没有之前拼命的努力,不管舞蹈再怎么好,有多少人一眼看了舞作就给予尊重呢?

  在我看来,《高处眼亮》这个集子,就是对那段追求了解过程的总整理,就是靠这些文字,才让台湾社会明白“云门”是怎么回事,表演艺术是怎么回事,对文化与艺术的尊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要庆幸:林怀民真能写!要是当年他没有本事写这么好的文章, “云门”不可能走那么远,台湾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云门’的社会”。 杨照(台湾作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