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饮冰室”风波及其他:该如何对待名人故居

2011年04月15日 08:3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饮冰室”风波及其他

  王石川

  此前引得舆论大哗的梁启超故居“饮冰室”拆迁,原来是一场乌龙。有关方面回应,“饮冰室”本来就不在新会会馆,新会会馆也不会拆除,将原址保留,西城现有的101处会馆都将在10年内,被打造成带有博物馆性质的会馆群落,而不会因为城市建设湮没无闻。

  为何媒体一次简单的“误读”,就瞬间引爆舆论的过度阐释?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一代大家梁启超名头甚响,而“饮冰室”之于梁启超具有标志性的符号意义,若将其拆迁,不啻抹去民众记忆中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实际上,民众的敏感,表达的更是一种焦虑,对现实语境中历史建筑一再被亵渎的焦虑。因此,稍有风吹草动,哪怕是乌龙,也会让社会敏感的神经陡然绷紧。

  不可否认,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建设中,不少历史建筑被强大的推土机碾平,那些氤氲着名人气息的故居,在商业化大潮的汹涌侵袭下,一败涂地,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说白了,梁宅风波,虽然是新近发生的事情,演绎的却是老话题,即如何看待历史建筑,如何面对城市建设的新与旧。

  毋庸讳言,对待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应摈弃两类心态,一种认为,必须精心善待之,比如全貌保存、一切如旧,最好将名人故居泡在福尔马林的溶液里,保持它们的原汁原味,丝毫不能改。人没了,原状就已经改变了,煞费苦心地试图“保鲜”,未免迂腐而呆板。另一种认为,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必须芟除,不如此就无法尽快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两种心态,一是膜拜主义,二是虚无主义,都很极端,皆不足取。

  应该看到,我们正处在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要发展、要前行,要让生活更美好,就不能不自我改造,不可能不触碰历史建筑。有些时候,对待名人故居也需要适当地祛魅,因为不是名人所有生活、居住或过往的地方都有条件原汁原味地保留,有的名人故居只不过是名人曾在此短暂居留过,如果一概留存,那么需要留存的地方太多了,死人与活人“争地”,历史建筑果真成了一种负担,让后人裹足不前。

  当然,更需警惕的是,推土机是坚硬和无所不摧的。一味以推土机为先锋大搞建设,城市倒是绚烂与繁华了,但历史建筑却被严重边缘化。推土机政治的背后,充斥着城市管理者粗暴的权力意志,坊间为这些管理者勾勒了一幅“四拍”漫画像: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二拍胸脯,我负责;三拍大腿,又交学费了!四拍屁股,走人。不少历史建筑正是在“四拍”中走向凋零,变得面目全非,而官员不必为自己的轻率负责。但拆掉的历史建筑,是再也回不来了,让人痛何如哉?!

  历史建筑是整座城市的,是大家的。历史建筑是拆还是留,或者多大程度地保留,应该广泛征诸民意,这种民意既包括普通老百姓的意见,也包括专家学者的意见。事实上,在城市化建设中,许多时候民意被缺席了,他们知情权被付之阙如,正因为如此,每每传出历史建筑将要毁于一旦的消息,民众在错愕之余,反应激烈。还有一种情况下,在拆迁历史建筑前,管理者倒也征求了专家意见,但征求范围过窄,而且个别专家有时被少数人的意志左右,成了一种道具。

  史学家钱穆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历史建筑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对待历史建筑同样应葆有温情和敬意。如果城市管理者们像追求GDP一样追求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像建设新地标一样善待传统文化,那该多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